![](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7083/3897b22588113992.jpg)
【本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今天早上,我听完了雷军在母校武汉大学的2023年度演讲。
关于成长这件事,对一个人有多重要,似乎我有所领悟了,在此,把我的领悟呈现给你。
01
梦想成就一切,读书是标配
刚上大一的雷军,只因看了《硅谷之火》这本书,便心生创业的梦想,并在后来一步步付诸实践。
如今的小米科技公司,虽然离伟大还有距离,但当年有着这个伟大梦想的雷军,今天依然在持续的坚持着当初那个梦想。
人一定要读书,人必须要有梦想。哪怕那是一个小小的梦想,也一定要有。
一个人敢想,真的很重要。
年轻不是错,当下什么也不会没有关系,现在什么也没有,也没关系,只要你敢想。
在以前的工作中,我接触过一段时间的销售工作,那时候经常听到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连想都不敢,终将一事无成。
以前我是有些排斥销售工作的,特别不喜欢那些喊口号式的营销和营销会议。不过,敢想这件事,确实是一句大实话,一个人只有先有了想法,才可能有目标,有行动。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雷军当年的敢想,就没有今天的小米科技。再试想一下,如果雷军当年没有看到 《硅谷之火》 这本书,他就可能没有创立伟大公司的创业冲动。
02
先做好手头的事,想尽办法,绝不内耗
雷军为了实现以后开一个伟大公司的梦想,他想用两年的时间,提前读完大学四年的课程。
他自己一开始想不出办法,而且他有点社恐,害怕与人沟通,于是他就克服社恐的毛病,主动去找大三大四的学哥学长和老乡们请教,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敲门,没想到学哥和老乡们,特别热心地告诉他怎样学习,还把以前的课程笔记和旧书都给了他。
一个人有了想法和目标,就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做事。当目标足够明确的时候,克服困难就不在话下了。
对于梦想这件事,看起来很遥远,那就不要去想,现在理不清头绪,那就先做好手头的事。
做好当下的每一件小事,就是治愈焦虑的最好办法。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的再多,不如去做一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找个懂的人去问问。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是先行者,很多事都有现成的答案,不必自己内耗纠结。
“有问题找专家”,这可以用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句话的反向作用力,正说明先让自己成为某一行的专家,那就更需要先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
03
有时候,死磕是个好办法
雷军自学高年级的课程,有时看不懂书就卡住了,有时一卡就卡很久,他很痛苦,怎么办呢?
他有两个办法,一是硬读。
二是实在看不懂,就先跳过去,就像看小说一样,坚持从头读到尾。一本书,这样反复多读几遍也搞懂了。
因为知识不全是线性的,大部分知识是网状的,知识点之间不一定有绝对的先后关系,有时后面的学会了,更容易看懂前面的。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早已走出校门的人来说,一样有用。况且当下的信息时代,瞬息万变,光靠学校里的知识肯定是不够的,一个人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至关重要,这是普适的学习方法论。
如今小米手机的照相技术在行业内是领先的,那也是雷军用死磕的精神换来的。
与行业巨头徕卡签约后,他在公司带头学习摄影,一节课也不落,不管平时怎么忙,就算到了周末,也要上课,上课也就罢了,关键是还要交作业。每次作业都把人整疯了,他说,有一次,为了赶作业,他一大早就跑进小米科技园的星巴克咖啡店,去拍同事,很多同事不知道他要干嘛,咖啡没喝完,就全吓跑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7083/194773a314cd2db3.jpg)
04
主动,可以快人一步
在大学里要修学分,上课要点名,想把四年的课程提前学完,那学分该怎么修呢?
无法按时签到点名获得学分的问题,雷军该怎么做?
他用主动让老师看见自己的方式解决了。
为了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他在上课时,直接坐第一排,或者坐到老师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老师提问,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课间休息,不懂的主动找老师问,就这样,他克服重重的困难,四年的所有学分提前修完了!
学计算机专业,不能光修学分,必须写好程序代码。
雷军为了克服当年学校的现实条件,学生多,机器少,机器又慢,他每次主动蹭电脑、提前去教室排队,或者主动帮助同学写代码,上机之前提前在纸上写好代码,甚至无论上什么课,用敲课桌的方式练习打字速度、用默写仿写示范程序等等方法,他让自己成为了代码高手。
后来直至自己的作业被编入教材后,他又帮老师做课题,就这样,他不仅是优秀的程序员,还成为了行业技术高手。
主动加勤奋,可以解决大部分的问题。
05
敢想敢干,不断地实践
大学期间,雷军主动挑战在大学的学报上发表论文,主动思考并开发计算机杀毒软件,那时尽管他心里没底,那也要按论文要求整理,并投稿给专业的期刊,他没想到,半年以后,论文被成功录用了。
他还写难度大的加密软件,主动做有难度的事情是他给自己的挑战,雷军与一位学长紧密合作,加紧时间搞开发,结果经过半个月没日没夜的加班,加密软件获得成功,一直大卖。
大三期间,雷军和几个同学一起开公司,四个合伙人谁也不懂公司应该怎么运营,就凭着一边上课,一边搞软件开发、卖电脑、打字复印啥都干的死磕精神,公司也坚持了一段时间,虽然后来散伙了,但他尝试了,结果就是,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现在我们知道,小米手机的影像是超群的,因为有大的投入。
其实,产品刚一发布的时候,用户并不满意。于是他直接找影像巨头徕卡合作,他敢于排除行业老大不可撼动的心理障碍,从办摄影班做起,克服种种研发困难,使小米手机12、小米手机13一炮双红。
敢想敢做,才有更多的可能。
06
改变认知,突破认知,更容易成功
雷军大学一毕业,立即加入了金山软件公司,在金山,他明白了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但一群人走,才能走得更远。
2010年4月,他与人合伙创办了小米科技公司。
回望这30多年的创业路上,虽然是磕磕绊绊的,他一直坚持不断地学习和成长,他和他的伙伴们坚持到了今天。
近几年,从小米手机10开始挑战做高端,首战虽然告捷了,小米11却遇到大挫折,小米12也不达预期。
雷军为什么要坚持挑战“高端”战略呢?
因为他深知,消费电子行业,竞争激烈,同质化严重,只有坚持死磕“高端”,才有出路。
想一想,当下的我们,虽然没有做到最优秀,那我们敢不敢一边干,一边让自己变得优秀?
不断地拆解目标,是离梦想最近的办法。
雷军深知,只有全面分析行业大势,认清形势,才有更大的发展。
只有认知的改变和突破,才有更多的可能。
写在最后: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今天你不用力走,明天就要用力跑。
这句话听起来,让人有些焦虑。其实,换一个角度想想,成长是人一辈子的事情,只要不停下脚步,我们就不会被时代抛弃。
阿尔贝・加缪说,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努力成长吧!不管你现在多大。
与你共勉。
![](https://img.haomeiwen.com/i27477083/380687020dae0b7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