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0期年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上小学的时候,村里大队有秧歌队。每到过年,村里组织秧歌队进行扭秧歌表演。
秧歌队有高跷队,旱船,猪八戒背媳妇,舞狮等等,道具服装应有尽有。
高跷队招募的是村里年轻小伙,舞狮也是年轻人,过年期间消耗掉年轻人的体力,喝酒打架斗殴事件少了不少。
年纪大点的村民,参加扭秧歌队伍。
村里的学校组建军乐队,腰鼓队,和村里秧歌队一起进行表演。
组织者先指挥秧歌队对村子附近的工厂进行拜年表演,队伍浩浩荡荡对沿途工厂逐个扫荡,被拜年的工厂都要给钱给物回礼。
工厂拜访的差不多了,回到村里再进行表演。每到这个时候,远远的就听见锣鼓喧天,走近了,花花绿绿的秧歌队伍,随着锣鼓扭来扭去,大人小孩都看的津津有味。
秧歌队活动差不多要到正月十五才正式结束,刀枪入库。把回礼的钱和物进行统一发放,算作劳务费。
军乐队最前面是指挥,由学校老师担当。
然后是两个军大鼓,找学校里身强体壮的学生当鼓手。军大鼓要挂在胸前,边走边打,没点体力是不行的。
然后是两个大镲两个小镲。需要有节奏感的学生打镲。大镲的节奏和军大鼓一样,难度不高,只是略微需要点体力。
小镲要求就高多了,小镲的节奏是大镲的四倍,没点手速是不行的。一个小镲手是我同班同学,经常被拉去单独练兵,还是打不好。
校长,有一天急了,嘴里叼颗烟,亲自上场表演了一下打小镲,还别说,校长虽然人品不咋地,小镲打的还不错,挺有韵律。同学说从那以后好像忽然开窍了,慢慢越打越好了。
最后就是小号手,两列可能有二十人。
小号一共能发四个音,有三首曲子,难度依次增大。
从组建到参加表演,能拿出手的就两首曲子,第三首曲子节奏快,调子高,总吹不齐,表演时只好忽略不吹。
军乐队有统一的服装,米黄色的,不耐脏。表演前发放服装,表演完成,各自洗干净服装上交。
军号提前发给个人,每天练习。有两个学生练习的时候,有个人过来指责说吹号扰民,没收小号,让学校老师找他认领。学生找到校长报告,校长一听就知道被骗了,损失两个小号。
有学生上交小号前,往小号里灌水,等第二年再用的时候,小号生锈流绿汤,彻底坏掉了。这个学生就是我。
军乐队后面是腰鼓队。腰鼓队没有统一的服装,腰鼓有两三个节奏。
军乐队在秧歌队伍里是抢眼的存在,围观群众往往关注军乐队。军乐队指挥这时候会把军鼓节奏依次打一遍,小号曲子每首吹两遍。
小号手人多,总有思想溜号的学生,看不见指挥发出的信号,结果应该吹两遍,就吹了一遍。还有个别滥竽充数的,每次演出总是问题多多。
演出结束发放劳务费,学生得到的总是最少,大头估计是被校长拿走了。
秧歌队刚成立的头几年着实火了,还被邀请到外村进行演出,演出费也更高,车接车送。
随着电视逐渐走近家家户户,秧歌队也慢慢走向没落,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年村里也就不组织扭秧歌表演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