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减”政策的启动,很多父母又迎来了新一轮的焦虑。好在各大教育培训机构以及学校教育的落地,让父母们稍稍有些安慰。《父母的觉醒》这本书,有理由让我们相信,其实对于教养孩子,我们完全可以达到双赢的。
作者是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教育专家沙法丽·沙巴瑞,书中众多的案例,向我们揭示了亲子关系的真相,破解了困扰家庭教育的难题。只有让父母与孩子成为精神共同成长的伙伴,才能在爱的环境下,越走越远。
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分享这本书的精华。
1、家庭教育中,注重孩子的“本真”。
在专注艺术类培训的教育机构,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父母们这样的声音。上幼儿园的孩子,有时候能够说出人生中的金句,甚至连我们的父母都觉得小小孩子,怎么能活得这么通透呢?
其实,孩子只是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本真”,最真实的一面,不参杂任何的杂质。还记得著名的画家文森特·梵高吗?他的每一副作品,追求的都是事物的“本真”,感受本真带来的体验与感受,所以他才能在一帮理念论的画家当中脱颖而出,成为名画家。
对于学龄前的孩子,他们也只是展现自己最真实的状态罢了。
作为父母,掺杂各种复杂的经历与情感,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往往只停留在了结果上面。亲子关系当中,如果孩子成绩优秀,家长觉得自己备有面子;反过来,如果孩子一次没有考好,家长就会万般数落、责骂、惩戒。
对孩子的同理心不存在,也不想探究孩子成绩背后的真相,只一味地根据表面现象评判孩子。久而久之,这种影响就传到了孩子身上,因为父母的不觉醒,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2、亲子关系中,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孩子的未来。
微信中与朋友探讨孩子的教育,聊到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的孩子,朋友觉得太难了。作为父母对孩子拥有的是什么?
控制,没错,因为父母的自负感,常常让孩子按照自己理想的样子,应该的样子前进。孩子呢?刚开始,听从父母的,也有了一些效果。久而久之,孩子越来越叛逆,越来越不听话,而你也越来越烦恼,亲子关系陷入了恶性循环。
都说,教养孩子,是在孩子的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然后慢慢长大、收获。可为人父母的,要么是在自己的原生家庭中找到父母的权威,要么就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一旦你剥夺了孩子情感体验,对失望、挫折、勇敢冒险,完全是空白,长大后,他如何处理能够自然而然地处理自己的情感呢?可以想象,到处碰壁、到处摔跟头是必然的结果。
只有觉醒的父母,才能让孩子一点一点地觉醒,而孩子的觉醒也滋养着父母的精神世界。
3、父母的觉醒,是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呢?
很多父母说,孩子越来越大了,有时候,说什么也听不进去了。那是不是就完全放手,放任不管了呢?
孩子长大后,的确会离开父母,但是在父母眼中,他们依然是孩子。这样的爱,常常让我们不知道放手。
书中提到,对于学龄前的孩子,6岁以前,父母就需要帮助孩子回归“本真”的状态,注重过程培养,体验当下的感受。换句话说,只要孩子没有触犯严重的原则,并且在安全的范围内,父母可以让孩子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
进入教育阶段,孩子随着知识的积累,慢慢拥有自己的思想,父母就应该进入半放手阶段,运用开放的心态听取孩子的意见,只做引导,而非控制。
到了高中,可能你的孩子比较叛逆,所做的事情是你不喜欢的,那你也不能强加干预。引导他们学会自己承担,只有经历过,才能体验失败、失落的感受,才能成长为健全的人格,将来也会成为觉醒的父母。
4、成为觉醒的父母很难,需要不断践行。
有人说,你说的,也太难了。如果实在控制不住,对孩子发火了,就是不觉醒的父母了吗?
实际上,当你发问的时候,你就已经走在了觉醒的路上。没错,有时候对于孩子一遍不允许,他不听;两遍不允许,也不听;说到 第三遍的时候,你肯定就发火了。
举个例子,周末一大早,你看到孩子在客厅看电视,声音还开得老大。经历了一周的工作,早晨起床,脑袋不太清醒的你,听到嗡嗡的杂音,头更加疼痛难忍。于是你跟孩子说,把声音关小一点,第一遍,孩子没有执行;你又说了第二遍,还是没有执行;说到第三遍,你都不愿意再说了。
最好的做法是,平静地拿起遥控器,调低音量。而不是气愤地拿起遥控器,关掉电视。你尊重了孩子,也尊重了自己。
成为觉醒的父母,才能引导自己的孩子觉醒,才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共同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