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吧。2011年英专毕业;2013年进入翻译公司;2015年离职转入自由职业;2017年底返回职场,进入互联网行业。
一定要说明的是,本人并不是鼎鼎有名的大师,只是在默默无闻的岗位上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曾经的我,经历无数次自我否定,迷茫沮丧。相信会有很多译友与我一样。因此,分享一些这几年来的经历体会。在下拙见,不喜勿喷。
为什么会进入翻译行业呢?
我一直是喜欢翻译的。可是,翻译真的是门槛很高的一项工作。正是因为这样,当年的我决定挑战一把。我没有天赋(这话绝不是谦虚)。进入翻译公司以后,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翻译水平是有多差。那段日子,真的蛮受挫的……还好,脸皮够厚,心理承受能力够强。在那里的两年,我学到了很多翻译技巧,还学习了使用CAT。这些都为我后续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什么选择了自由职业呢?
在翻译公司的两年,日翻量打底要求5000中文字。每天机械地翻译,我觉得个人成长已经达到了瓶颈。为了完成最低任务量,经常加班。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差。因此,我离职了。之后的两年半,我一直在家从事自由职业。之前的两年可以说是入门阶段。之后的两年半,可以说是实现了质的飞跃。翻译是需要仔细打磨的(说白了就是查词)。如果还不能体会到这一点,或者还不愿意花时间打磨,那么你只能算是处在入门阶段。
关于自由职业,大家比较感兴趣的应该是怎么接稿吧。当时的我每天接稿,只是为了保持翻译的状态。一开始,我搜到了一份中国翻译公司的清单,搜官网找邮箱投简历。除了单价不高,没什么毛病。渐渐地,我的朋友开始给我介绍客户。这期间,还有一些离职单干的PM依然与我合作。从千字60到千字300,深深领悟到有付出才会有收获。
为什么放弃自由职业呢?
身体逐渐恢复以后,我开始关注一些全职工作。自由职业没什么不好,只是我希望自己能够学习更多翻译之外的技能。半年的时间,面试了四家公司。最后进入了一家互联网公司。
对于“网文出海”,大家或许还很陌生。先给大家捋一捋,中国的网络文学大致分为两类,也就是传说中的龙傲天和玛丽苏。目前我的工作就是围绕着网文翻译。虽然,这几年网文出海越来越火热,可是网文翻译这条分支在国内还是属于小众市场。整个翻译行业,商务稿才是重头。有些译员认为网文翻译比较low,我可以理解,但绝不认同。接触网文翻译的这半年,我最大的收获是词汇量暴涨。一个动词就可以有数十种搭配用法,更不要说介词了。我曾经问过自己,网文翻译做久了,商务稿会不会就不上手了?事实证明,是我多虑了。翻译思路的转换、词汇量的积累,这些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
以前有朋友问我:做翻译苦不苦。我说我真的是熬过来的。别说我矫情。虽然辛苦,可我依然热爱这份工作。
还是那句话,我不是鼎鼎有名的大师,只是在这个行业混过几年。有任何想法、疑问,欢迎来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