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学同学处得知杨老师肺癌去世,我沉默了很久。
记忆便以这种残忍的方式被粗暴地拉扯开来。
杨老师是我初中三年的班主任。他四十多岁,非常瘦,面颊凹陷,颧骨高耸,常年穿一身深蓝色的中山装,颇有几分古时老夫子的风骨和气质。
杨老师教我们数学。初中三年,我们班的数学成绩一直都是年级第一。他教学严谨,生动易懂,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总是认真对待。有一次他在黑板上讲一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步骤,班上的学霸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因为下课铃响了,杨老师没有多说。第二天上课他特意把那道题拎出来,肯定了学霸的方法,同时鼓励我们开拓思路,寻找更多的解题方法。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那真是热闹非凡的一节课。
杨老师善硬笔书法,最令人叫绝的是他那整版整版刚劲有力个性十足的板书,上课时是我们临摹的对象,下了课我们更是舍不得擦去。
杨老师为人严肃,不苟言笑。唯一的幽默便是当我们嫌弃作业多,发出“呀!呀!”的惊叹时,他总是接一句:“鸭?还鸡呢!”我们总是很给面子地发出一阵阵哄笑,乐此不疲。
杨老师很喜欢暗访--其他任课老师上课时,杨老师会悄无声息出现在后门旁边的窗口,偷偷察视我们的课堂纪律和情况。调皮不听课的学生下课后便被邀请到办公室谈话。
我有幸被杨老师叫到走廊约谈过两次,当然都不是因为违纪。
第一次是因为我有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杨老师开门见山问我是否谈恋爱了。我当时一脸懵,杨老师应该是对我的反应很满意,一脸慈祥地叮嘱了几句就让我回教室了。
第二次是因为我初三经常因病请假,杨老师得知我体育成绩勉强及格,于是勒令我每天早读前先到操场跑一圈。老师的家就在操场边上,没法偷懒,那实在是一段痛苦的经历!
![](https://img.haomeiwen.com/i11924611/bda0bf893c768fb1.jpg)
杨老师的女儿念和我们同班,在教室里她和我们一样称呼她父亲为“杨老师”。所以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并不知道念是杨老师的女儿,后来一个同学(也是学校老师的孩子)说漏了嘴,我们才恍然大悟。
有一天清晨,我们下了早读课涌到走廊上放松闲聊,我看到杨老师在教学楼前的水龙头下清洗着一个玻璃瓶,那份仔细和认真一如他在讲台上。他将清洗干净的玻璃瓶托在手里端详,早晨的阳光穿过楼前的树梢,将瓶子照的透亮,也将杨老师嘴角的微笑照的格外温暖。在课堂上我曾为老师的敬业感动,那一刻我为那默默无言的父爱感动。
当天下午的美术课这个玻璃瓶装满水出现在了念的课桌上,那是学国画用来清洗毛笔的。
毕业后,我再未见过杨老师。
窗外,阳光明媚,薄光穿过新生的嫩叶,雏鸟在枝头鸣叫。我思绪混乱地写下这段杂乱的文字,当做对老师的追思和怀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