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打糍粑

作者: 岁月之痕 | 来源:发表于2023-01-14 23:53 被阅读0次

今天是北方的小年,也是祭灶、扫尘的日子。

我们长居北方,当然是随北方的习俗。一家人用大半天的时间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然后开开心心做了几个好菜,饺子呢,就用速冻的,反正就是应个景,欢欢喜喜地过小年。

想起家乡的小年。

家乡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五。一直不清楚为什么会是腊月二十五?资料显示,南北方的小年相差一天,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有一个说法叫“官三民四船家五”,就是说官方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民间的是腊月二十四,沿海地区的船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北方一直是政治中心,所以北方的小年受政治影响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经济中心,是腊月二十四。沿海地区就保留了当地的传统,为腊月二十五。可家乡其实是内陆地区,并非“船家”,却一直沿袭着腊月二十五过小年的传统。

家乡腊月二十三就是一个灶王爷升天的日子,祭灶、扫尘都是必须的。这天,如果天气晴好,家家户户都会将家里的床单被罩拆下来清洗,并将被褥放在阳光下晾晒。祭灶的仪式当时并不感兴趣,所以没什么印象了。

小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小年前后基本上家家户户就要开始打糍粑了。

当年,我们村只有两口打糍粑的石臼,村东一口村西一口,所以,一般从小年开始大家就开始自觉地排队打糍粑了。

糍粑是家乡春节后走亲访友“拜年”的必须品,年前基本每家都要打糍粑,或者委托邻居多打些,到时候匀一些。

糍粑是一种糯米制品,圆圆的,象征着丰收、喜庆和团圆。为增加春节的喜庆气氛,中间会用红色的染料印上一朵小花或者就是纯粹的一个小红圆点。

别看糍粑就是这么一种简简单单的东西,其实呢,打糍粑还是非常讲究的。首先,必须精选上等糯米,再用清水淘洗干净,头天晚上就要用水浸泡上。第二天,把浸泡好的糯滤干水后,放进木甑中蒸熟,大概需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

蒸熟的糯米饭特别好吃,小时候特别喜欢趁热吃上这样一个糯米饭团。于是,看着糯米入甑了,我和弟弟就守在厨房,有时候帮奶奶往灶里添一两片劈柴。奶奶不时进来看看蒸锅里要不要加水,然后摸一下木甑上竹篾制成的甑盖,或者拿来两条干净毛巾在甑盖上一围,大概有聚笼蒸汽的意思吧。

一旦看到奶奶打开甑盖了,我们就知道糯米饭蒸好了,然后就迅速地围在奶奶身边。奶奶用手在旁边冷水里蘸一下,迅速地从甑里抓出两把糯米饭,一个一个地用两手捣腾着,使劲捏成饭团,递给我和弟弟。

我们一边吃着糯米饭团,一边跟着请来打糍粑的堂兄们把糯米饭往石臼的地方抬。打糍粑是技术活,也是力气活,我家因为弟弟还小,父亲是手艺人,所以一般都是请叔伯兄弟们帮忙。

堂兄们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入抹好油的石臼中,用一个“T”型的光滑的大木锤两人合力来回反复在石臼里翻搅、敲打,直至成团。

有个说法是: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过越甜。我们在旁边吃着香喷喷的糯米饭团,听着“噼噼啪啪”的捶打声,就似乎听见了年走近的脚步声。

堂兄把敲打完成,已经成团的糍粑放到抹好油的瓷板上,父亲、母亲和姐姐们就围了上来,父亲把打好的糍粑团放在瓷板上揉搓,分成一个个差不多大小的小团,母亲和姐姐价再将每个小团搓一搓压一压,把它们都调成圆圆的。这样,一个一个软糯爽滑的糍粑就做好了。

我和弟弟则负责从奶奶那儿拿来早就准备好了的豆屑白糖粉,父亲不时也会揪几个小团扔进豆屑白糖粉里,我和弟弟负责把豆屑白糖粉里的小糍粑团吃干净。这时候,奶奶就拿着红色的小印花在每个做好的糍粑上印一朵小花。

糍粑硬实了后就可以收起来放着,等到春节走亲戚时就可以派上用场了。纯手工做出来的糍粑,吃的时候可以加工成咸的,也可以蘸白糖吃甜的。煮着吃时切成一条一条的,一般调配成咸味,出锅时还要撒上切得细细的青大蒜叶,软糯辛香。如果是烤着吃或煎着吃、蒸着吃,一般就是蘸白糖或者豆屑粉吃,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我最喜欢吃煎的和烤的。

一时吃不完的糍粑可以放在水缸或水桶里用清水养着,经常换水,存放几个月都不会坏。

眼看着新年就要到了,就连空气中都能咂摸出一丝年味儿来。这年味儿,又勾起了我记忆中这又好吃又热闹的糍粑。圆圆的黏结成团的糍粑,本就象征着全家和和气气、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木甑蒸糯米饭 烤糍粑 基本成形的糍粑

相关文章

  • 家乡的年味——打糍粑

    今天是北方的小年,也是祭灶、扫尘的日子。 我们长居北方,当然是随北方的习俗。一家人用大半天的时间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

  • 年味-打糍粑

    一晃,20多年过去,想起这些事,恍如昨日。如今,已经很少人力打糍粑了,大多是机器开到家门口,生糯米进去,熟糍粑出来...

  • 年味-打糍粑

    现在冬腊月的集市上,到处都是卖糍粑的,那种机器制标准圆,光滑细腻,五个一叠十个一装,看上去白白净净的,好像挺有食欲...

  • 遥远的年味· 打糍粑

    遥远的年味·打糍粑 清晨,才走进北门,一抬眼,就看到学校的大草坪上,铺了一层厚厚的银霜。这是今冬少有的寒霜。没有风...

  • 延续的年味--打糍粑

    二十八,打糍粑! 这是我们小时候过年盼望的重要一天。天未亮,每家的母亲们将自家的糯米用水泡上3到4个小时。男人们便...

  • 年味——糍粑

    糍粑,只为一种过年的味道,一种家的味道。 从小就喜欢看大人们做糍粑。年关将至,糍粑盛行。糯米蒸熟之后,大家屋男女老...

  • 打年糍粑

    快过年了,才腊月初一,村里就开始打年糍粑。这几天,我刚好在村里走访,于是也参与了一次打年糍粑。 打糍粑很要劲,把一...

  • 儿时记忆一一打糍粑

    在我的家乡农村,打糍粑和杀年猪,都是腊月年关乡亲们难备迎新约定成规的年俗。 然而最难忘的是儿时村里打糍粑,那种团结...

  • 春联里的年味 (散文)

    腊八一过,浓浓的年味随着游子的陆续返乡也慢慢袭来。 农家小院,巷陌人家,杀年猪,捞年鱼,做豆腐,打糍粑,打扬尘,贴...

  • 年味

    年味随着年长而消散,也随着进了婆家后寡淡。 小时候的年,有熬糖的浓郁纯香,有打糍粑的贪吃样,有打豆腐摇豆腐的趣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的年味——打糍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jyn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