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A级目标:在实际测量中感受到物体的重量。
B级目标:讨论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C级目标:对质量单位有切实的感受。
认知冲突:上节课学生仅仅是能知道质量单位:斤,两,克,千克。虽然是一个历史发生学习的学习历程,孩子们也确实切身体会了不同质量单位所对应的重量,但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较难的点。这节课要在实际应用中带着孩子们去感受和沟通。
每个人课前挑一件自己想要测量的东西,将桌子摆放好,学生统一坐在教室的后面。
第一板块:体会度量单位的奥秘
师: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测量质量的单位是什么?
生:斤
师:后来觉得斤不够用了,又发明了什么?
生:两
师:1斤里面有几个1两?
师:昨天有人说到1斤半两这个词,这里的半两指的是什么?
生:就是5两的意思。
师:在最早人们还有一个词叫做一斤八两。这个词的意思你们知道吗?
生:一个东西的质量是1斤8两。
生:一斤里面有16两。
师:对的,其实最初1斤是等于16两,也就是两个8两,后来人们觉得使用起来很不方便,就换成了1斤等于5两。
师:后来为了和别的国家的人进行沟通,大家一起又发明了国际度量单位:克,千克。你们知道1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生:1000个1克。
师:其实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度量单位,有没有发现度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有怎样的特点?
生:都是整十,整百或者整千的。
生:这样计算非常简便。
师:有一天中国人带着斤和两碰到了一个西方人带着的克与千克,他们两个坐下来一聊,天哪!我们竟然有着这样神奇的关系。
生:1两=50克;1斤=500克。一千克里面有2个一斤。
师:在我们前面的计算中,大家应该能够感觉到,除了整十数,整百数计算大家会很喜欢之外,对于50,500这样的计算我们也是非常容易处理的。所以两个人对彼此之间的这个关系是非常满意的。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有国际统一的度量单位,但是我们中国人还会在日常生活中坚持用斤和两的原因。你们觉得1千克等于2斤这个关系怎么样?
生:嗯,简单是挺简单,但是如果有更简单的关系就好了。
师:你们的感觉非常好,很多人和你们一样,对这个关系也是非常不满意,所以有人又发明了一个非常厉害的单位——公斤,让1千克等于1公斤,这样使用起来就会方便很多。
师:现在来给这些质量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序吧!
生:千克,斤,两,克。
第二板块:实际测量活动
全班同学被分成了3个小组,每个小组用一种度量单位展开度量活动,注意要用写绘的方式记录好自己的度量过程。
第三板块: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师:这位同学的作品,你认同他的测量结果吗?
生:我不认同,我们教室里绝对没有4斤重的书。
师:我们现在拿一本教室里最重的书量量看。
生:才1斤4两。
师: 请用“两”来表示这些物品的质量。
生:1斤里面有10个1两,11斤里面就有11×10个1两。(这个倍数关系一定要清楚的写出来)
生:50斤等于500两。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是用克做单位测量物体的质量的。你能把“克”转化成“两”吗?
生:1两里面有50个1克,525克大约就是500克,也就是10两。
生:22克和5克肯定不到1两。
生:61克比1两多一点。
师:这个小组的同学的度量结果既有“克”又有“千克”。你能用其他单位来表示吗?
生:362克肯定不到1斤,我觉得大概有7两左右吧。
生:1千克可以等于1000克,还可以等于2斤。
生:107克应该有2两左右。
生:634克超过1斤了,应该有10两以上。
师:哇!太厉害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