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得承认我自己也是试图要附庸风雅的人,于是就想写一篇关于附庸风雅的文章,但知道风雅这个东西是有一定的高度的,不是一般人可以轻易企及的,于是附庸风雅就成了目标,但附庸风雅也得有附庸风雅的能力,自己认为一时半会也不能成为一个附庸风雅的人,因此只能说还在成为附庸风雅之人的路上。
我们是处在一个关系的世界里,风雅基本就是需要有别人评价才算风雅,这也是我们文化一大特色,人是什么一个人,必须有另一个人做出评价才行,因此就很容易让风雅这样的事出现截然相反的一个状态,如我们有人去像贾宝玉那样踏雪寻梅,这似乎只关乎个人的情趣,看似是很风雅之事,但那需要有人看到这就叫风雅,如果没人看到,这就不能叫风雅,只能叫衣锦夜行!
这就是我们文化中很微妙的一点缝隙,其他如什么义、忠什么的都有相似之处,有人把需要被人知道的这一“缝隙”,称之为“暴露狂”的部分特点,当然风雅可不能让人看出自己有暴露之嫌疑,否则肯定就怀疑智商有问题,自认为要附庸风雅需要一定的技巧,自己最熟悉的莫过于读书,不同于喜欢绘画和音乐,每行有每行的门道和技巧。
与人谈读书,就需要注意一些窍门,有时做不好就像刚才的那个踏雪寻梅和衣锦夜行一样,完全不同的姿态在别人面前,弄不好会很尴尬!记得几年前某位大姐那谈起自己的读书书目,什么读者、青年文摘这些更不必说,这已经不是技巧的拙劣问题,而似乎有炒作之嫌,有一些人达不到像她这样的炒作的层次,又不知如何附庸风雅,那和人谈起读书就会很难堪,我们如果弄不好,就只能让周围人拿来当笑柄。
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一个“时尚”坑,很多人都踩在这个坑里了,如几年前有人在一帮做生意的人面前谈论经济,对宋某的那本《货币战争》大谈特谈,把这书说的那简直可以是可以拿诺奖的经济学家,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是眼中满是苦笑,我好像听说这本书的作者不是研究经济的,只是在国外看到国外的某一个节目,回来把节目里的内容整理成这一本书,这本书为什么这么火,最主要的原因我想就是我们国人喜欢的“阴谋论”呗。
所以啊,这个想附庸风雅的人,是千万别轻易踩时尚这个坑,如谈论文学,尽量不要谈论当代中国文学,说不定哪本书背后就是什么虚假分数,人为炒作等等,一下子就暴露你的审美能力,还有不能谈论科技和经济这两大类内容,首先是科技,以结果为导向的类别,过程从来不是别人关心的,对于结果,度娘几秒钟就可以告诉我们如何如何,经济类更不用说了,不是经济研究人员都可以写一本畅销的经济类书籍,踩坑几率不是一般的高。
为了保险期间,我认为在读书这一类里,谈一些哲学类的最安全,当然不能把陈果的那些哲学快餐当成哲学,最起码得拿出那些什么《存在与时间》、《查拉图斯特如是说》、《批判哲学的批评》等等,还有那些什么《通往奴役之路》《权利意志》等等,当然如果谈起文学,怎么也别落下卡夫卡、博尔赫斯这些人,毕竟读懂他们的人还是少数,尤其博尔赫斯。
这样附庸风雅的安全系数就可以大大提高,好了关于读书与附庸风雅这事,我就先透露这一点,后面看看有什么技巧再继续和大家一起分享!
文:饼子
网友评论
欢迎关注我的文章,有惊喜
https://www.jianshu.com/p/46f8ab73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