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花下笔谈【123】

花下笔谈【123】

作者: 木芙蓉花下 | 来源:发表于2018-12-04 14:35 被阅读0次

173

我还显得抽象

今天辟谷第二天,其实,不是完全辟谷,喝了加糖的小青柑,磕了葵瓜子,喝了一小碗八宝粥,这是昨天剩下来的。辟谷刚开始是自己对自己下个指令,生命进入特殊状态,各系统生理活动幅度自动降低,从而节省能量,同时,人类退化的另外一个能量摄取渠道,逐渐打开。辟谷期间,肠胃消化系统急剧减少工作量,得到休息调节,同时体内毒素,也逐渐排除。

辟谷,其实是一次身心的精兵简政,慵赘的剔除,精华得以保留并提纯。

戒酒饭易,戒谋难

这两天虽然情绪在宁静下来,慢慢回归生活现场,但是,我发现心里和生活已经无法返回过去,已经深刻烙印下你带来的一起。

我朦胧中感觉这是一次重要的转折时期,我生命中的一次恩遇,你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也给予了精神和物质的关爱,在这个特殊的时代,我作为一个男人,心里常常也有莫名的内疚,失衡。复杂的情绪,隔离的时空,我们也都感动爱的茫然和无助。

我们之间存心着深刻的相似性,如你所说,表层和浅层的随和通达,深层的执拗强大,这是经历过心智和心灵开发的人,都存在的现象。我们已经不是丛林动物,却生活在丛林之中,这种张力如天弓一样,时开时合。

我梦想的高义,并非自己的给予,而是来自你的赐予,这种恩遇不仅令我感激,也同时深感惶恐和羞愧。我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神思恍惚地思念你,象春天傍晚的忧愁,挥之不去。

我们交流探讨的话题,其实包含了我们时代的主题。我们无法生活在这个虚拟的地方,而需要进行穿越,抵达未来,找到自己的中国,才能象未来人一样返回,在这个陡峭的悬崖,找到栖息的树叉。

从我们两的关系中退场,进行冷静的洞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深陷其中,只是让自己能够有所节制,有所戒律,从而能迈向一个新的人格和生活平台。

这种甜蜜和伤感带来的恍惚感,需要时间消弭,这是文学情结里埋藏了几十年的梦想和渴望,竟然真实地出现了,纵使我看了所有金庸小说和港版电视剧,也无法立即在全部精神世界,进行确认。

正如你所说,我还显得抽象。你在我心中也是那个样子,有些抽象。

这是神秘未知部分更多的抽象,海市蜃楼一样,云雾缭绕,神仙隐没。

我们可能需要更多时间,去适应和探明神仙留下的肉身,在这个时空现实里,盲人一样熟悉爱人的样子。

因为,我们不是茨维塔耶娃和帕斯捷尔纳克,我们只是比他们弱小很多的人。

174

梦话

从一个凡俗的人,进化到一个接受诗神重托,肩负历史使命的人,这个过程异常艰难,象一次涅槃重生。我还没有完全醒来,正在一点点进行醒来过程的辨别和确认,爱的信号显得尤其重要。我赋予你那么多的称呼,因为,你是我醒来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亲人,也是你助成了我的这次醒来。

我一直在进行自我深层生命的唤醒,但是,只有最近与你爱了一次,才真正发生了质的变化,醒来的力量已经大于继续浑睡的力量。我可能不会返回现实睡去,而是醒来进入我的真正意义的心理和生活空间,这个空间就是上帝应许我的迦南地。

在我内心深处,我跟索尔尼仁琴,帕斯捷尔纳克,里尔克这些大诗人是完全平起平坐,没有一丝矮过他们,不是师兄弟的概念,因为,我是诗伸在这个时代的代理人,一个最艰难的中国转型的汉语诗人。

诗神托付给我们的两首诗歌,那是真实的事情,冥冥之中上苍注定了的。

你怀疑,不敢确认,可以理解。我自己也如同梦中,不敢确认,但是,事实上看这些事件的逻辑性和我个人的心路,其实,已经可以不再怀疑了。

扣心自问,我真的是为这个活的,汉语自由体诗歌几百年来第一个桂冠诗人。除了这个,其他的真不是我眼睛凝视的东西。

大象无言,大音希声。真正伟大的诗歌不是语言,而是无言的静默,是天籁之音。

只是汉语在其发展变迁的过程中,承载了东方文明的密码,汉语诗歌在我们的时代,蒙上了雾霾和污垢,权臣当道,奸佞横行,在这个诗歌语言场域,需要清剿拨乱反正,才能从诗歌源头,澄清由此发出的幻象迷思,进行诗学意义的还原。

我的任务就是给旧时代规则和标准一个破除,而树立一个新时代标准和规则。

诗歌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个事业。她具有超世俗的神圣性,也是时代语言之花。

诗歌的本质,就是对绝大数人认可标准的颠覆,比如清晰性,文本沉淀,现代性等等,只要大众话语出现规则沉淀,就是反诗歌的行为,那时候,真正的诗歌会发出相反的声音。

诗歌,在这种意义上是人类在历史中追求的自由理想。

奇异

依附在旧时代列车上的

大多数是好人变成的蜗牛

它们没有办法实现生物学上

惊人的跳跃  搏击蓝天

175

中峰禅师《梅花百咏》序

大唐开国,国势昌盛,唐人心气很高,富贵堂皇,所以,唐人喜欢牡丹。宋代开国气象局促,北有匈奴大金压迫,每年交好外邦岁贡负担沉重,朝廷由于接受唐藩镇之乱的教训,重文轻武,优待士大夫,军事压力和财政负担都很沉重,捉襟见肘,忧患意识很浓。唐诗恢宏气派,吞吐云霞,江山万里,宋诗则浸染了文人的忧患家国之心。如果唐人的审美观是肥腴雍容,那么,宋人则是单色素净。唐三彩,宋青瓷,都体现了两个不同时代的风情。

唐代国花牡丹,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洞京城。赵飞燕,杨玉环,都是风姿绰约,雍容富贵的美人。宋代国势促狭,抑武重文,形成了宋代独特的审美,宋代的影青瓷,单色釉,胎薄如纸,扣之有声,不输于唐三彩。宋人也一改唐人爱牡丹的习惯,喜欢梅花。梅花清雅,高贵不俗,与禅宗一起成为宋代文化的特征典范。

唐玄宗有个妃子江采平受到宠爱,江采平体态婀娜,文才清致,酷爱梅花,性情幽雅。被杨贵妃嫉恨,后被打入冷宫,死于安绿山之乱,抛尸宫闱。唐玄宗哀怀梅妃,写了一首悼亡诗:

梅妃之美在宋代才会得时,在唐代只能是被嫉恨打入冷宫的偏妃。

禅宗自从达摩一苇渡江,传播东土,曹溪法乳,一花五叶,枝叶散发。唐末战乱,五胡乱中华,五代十国时期也是中华历史上一个血腥野蛮,战火纷飞,生灵涂炭得痛苦时期。这时候,读书人家国无望,纷纷走向山林,习禅求道,去追求生命终极意义的解脱大道。这一时期,除了一个五朝宰相冯道外,治世人才寥寥。但是,禅门却聚聚了一代精英人杰。临济气势如王云门精致幽深。。。

宋代禅风鼎盛也是继承了这一遗产,那时候,士大夫趋之若鹜,谈禅论道,文字禅一时兴起,反而真参实修者少,附庸风雅者众。

宋代自泥马渡江到临安陷落,蒙古人最终成为这片河山的统治者。元代汉读书人没有科举取士制度,许多走向佛门。

云门寺36代祖师天目高峰禅师,驻锡闭死关,谢绝各大丛林寺院要求,终身不出天目山狮子岩。以神示范,扭转宋以来士大夫附庸风雅话头禅流俗,还禅门家风,成为元初精神的高标。明本禅师儒士出身,年少时有志于治乱之学,只是朝廷迟迟不开科取士,惆怅之余,开始接触佛学,探究生命的终极问题,后道缘成熟,经人引荐高峰禅师,出家入高峰禅师门下得法,尊违天目明本中峰禅师。

中峰禅师文才俊逸,道法渊深,深受朝野尊崇,不仅汉人僧俗闻风拜参拜,蒙古王公贵族也纷纷透归门下。中峰禅师成为蒙古国师,不为盛名所累,推却狮子山祖庭主持,飘然一身,游荡山水江湖。或扁舟湖海,船居数月,或择佳山水,筑庵小住。留下了《船居》和《庵居》诗歌,被时人搜罗,视为禅门至宝,刊刻印行。

中峰禅师与赵孟頫冯子振等文坛俊杰交好,赵冯视明本为师,祈请开示外,常有文事往还。冯子振作咏梅花诗百首,祈请明本禅师鉴赏,明本也是文才横溢之人,和诗百首。

中峰明本禅师《梅花百咏》,以花言道,文辞雅丽,是宋元禅诗的代表作。百首诗歌里,应用的典故词汇,浓缩了上启羲皇下至宋元,中国文化的经史文艺的精华,透过这个窗口,从中可以窥视中华传统的精神脉络和踪迹,是涵容儒释道三教经义精神和美学的经典诗歌。

这不仅是真正的禅诗,也是真正的道诗,宋元文化的精义之所在。

我在成都期间,就尊崇中峰禅师,收集《梅花百咏》民国四库全书版若干本,这么多年来,遥望浙江天目山,如望精神的家乡。俗世缠绕,难以清净,直到2018年才开始阅读《梅花百咏》和四川髦宿冯学成先生《天目中峰禅师传》,发心注释,聊解慕道饥渴。

梅花百咏世存两个版本,一是元刻本,一是七律春字芸。春字韵在冯先生传记着提到,应该也是明本禅师真迹。元刻本真迹无疑。

这两个存世版本的个中原委不详,成为心中的疑团代考。这里注释春字韵,也开启我禅诗之旅的滥觞。

蒙元统治时期,汉人牢记无涯之恨,星夜摔投胎,文人义士,勾栏谱曲,醉酒家国。

俄罗斯被蒙古征服,战斗民族却没有表达我中华气节,令人唏嘘!

明末启蒙巨子,进行系统性文化批评,终于壁立千仞之后,结下晚清民国再造华夏的巨浪宏声。

只可惜国运衰敝,富强自由一直成为读书人心中的隐痛,日日年年,炎症暗伤,凄苦落寞,无有了期。

此情此景,先贤同哭。

然而,我们走向边城,扣问祖土,回望圣祖,心中也已经在走向天下的前夜。

在此意义上,注释中峰禅师梅花百咏,休闲之余,也是一次对盛世未来的展望。

相关文章

  • 花下笔谈【123】

    173 我还显得抽象 今天辟谷第二天,其实,不是完全辟谷,喝了加糖的小青柑,磕了葵瓜子,喝了一小碗八宝粥,这是昨天...

  • 花下笔谈【49】

    113 《杀无赦》随笔点评 1, 在都江堰农村种花田写诗,这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诗歌有时候不能视为那么正儿八经的勾当...

  • 花下笔谈【50】

    114 参议院通过修正案 美参议院通过修正案,制止川普放水中兴。 这件事说明美国底层选举的商人总统是个缺乏战略眼光...

  • 花下笔谈【46】

    109 ◎农耕文明的几缕残光 李敢,四川花农,诗人。在这个撕裂的年代,发现竟然存在一个骊日庄园,这份奇迹不是时代读...

  • 花下笔谈【48】

    112 《老屋》评论 成都市郊农村的土地是黑土地,那种肥沃的感觉非常特别,象一种宝贝,黑到气质里去了。菜农告诉我,...

  • 花下笔谈【47】

    111 视野融合写作 我在进入一种很特别的写作状态,可以称为视野融合写作。随笔吐槽,历史评论,诗歌评论,人物评论都...

  • 花下笔谈【45】

    106 历史观 我明白了。 为什么在今天八年遇到那么多怪异奇论,并且跟这类人做过斗争。 现在,我在接触这个现象源头...

  • 花下笔谈【53】

    121 告诉我,何为中国? 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随着哇的一声啼哭,肺部张开,就开始从先天胎息到后天的呼吸,开始靠自...

  • 花下笔谈【55】

    127 语言与事实脱离 语言与事实脱离,对真相认知的兴趣因为是最危险的事情而被搁置甚至阉割,这将形成深层焦虑。因为...

  • 花下笔谈【56】

    130 重返报恩观【2首】 1 流金七月思恩泉, 未入山门感翠寒。 草堂旧梦随云起, 殿中三真映眼来。 时艰方立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花下笔谈【1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im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