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如垂钓。教师教垂钓,学生学垂钓。教师在课堂上最合适的角色就是教钓人,而学生最合适的角色便是学钓者。怎么讲?
一,教师应多提供钓位。课堂上,好老师应该自觉地给学生多提供活动探究的机会,多给予思考发现的时间,这就是钓位。没有钓位,如何钓鱼?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学生如何学会?
二,教师促其亲自试钓。课堂上,得让学生去说,去讲,去练,甚至去犯错,因为只有亲自下水,才可能知道深浅,才可能暴露问题。老师泛泛叨叨讲两半天此题怎解,不如让学生自己先试一试水的冷暖。
三,教师应据材便宜教钓。示范,指导,激励必不可少。示范是最简捷有效的方法。在垂钓时,讲一百遍垂钓方法,不如亲自示范一次。指导要因材施教,因问题施教。学生在亲自试钓中暴露了自己的缺点和问题,此时此刻的指导才能教不失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教育的一个名字叫激励,没有激励就没有教育。学生钓鱼多,大鼓励,钓鱼少,小鼓励,只要有收获,就应该受到表扬,让他们都在垂钓中体验成功的感觉。课堂上,老师絮絮叨叨,不如示范一次。泛泛提点,不如因材施教。责备批评,不如激发志趣。
四,教师应使其独立垂钓。没有独立垂钓的练习过程,就没不会有娴熟高超的垂钓技能。练习,尤其是掌握要领后独立的练习过程,是形成技能必不可少的关键关节。学生学习也一样,课堂上听明白了,学会了的知识,自己课下一做练习,好像又不会了。为什么?没练习,不熟练。
五,分享满载的喜悦。每次垂钓完,看到自己满鱼篓的成果,要比一无所获开心的多,有成就感的多。我们不是姜太公,宁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一般人没那心态。我们也不是柳宗元,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样慌寒孤绝的心境不是谁人都有的。我们更像小儿垂钓,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我们都在乎结果,因为结果的丰满让我们觉得自己不错,觉得自己行!学生更是如此,教钓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教会,教不会就容易沮丧,沮丧很少会产生兴趣。可以说,没有一次次收获的喜悦,我们的教钓必将失败?同样,在教学中,学生没有进步感成功乐,我们的教与学生的学将会渐行渐远,注定失败。
总之,老师要努力学着做个有心的教钓者,该给机会的给机会,该让独立的让独立,该指导指导,该示范示范,该鼓励鼓励,同时要学会分享并激发学生的成功感,逢人说项,扩大影响,让学生在进步中更加努力,取得更大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