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一,我们晨读的分享来到了第2章,现实。在这一章,李笑来老师主要告诉了我们这个世界的实质是什么样子的,让我们的想法更接近现实,而不是存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当我们知道了,或者说是准确得认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实质之后,那么我们的想法和行动才会更贴近实际。
在分享之前,分享者帮我们做了一个小测试,在小伙伴的回答之中可以看到,有的小伙伴说打到了十几分,有的时候只打了20分,觉得没有救了,或者是好焦虑好焦虑。
针对如此焦虑的情况,李笑来告诉我们第一个重要的现实就是,很多人都很浮躁,都很焦虑。在文中说到,甚至就连创造世界的上帝也很焦虑,都想着马上达到结果,不然他怎么只用了6天就创造了这个世界?
说起浮躁来,大家可能并不陌生,甚至对它特别熟悉。下面是他的一些表现,大家可以看一看自己是不是有同样的情况:
第一,欲望很多,要这个又要那个还想要那个;
第二,想不劳而获,至少尽可能的少付出,尽可能多的获得;
第三,获得可能性大最好马上获得,获得可能性小也能尽快知道结果。
接下来分享的是人浮躁的原因,只有知道了原因之后才能对症下药。作者从以下几点进行了分享:
第一,希望自己的欲望马上得到满足的天性,也就是急于求成;
第二,很多人根本不懂,有些阶段就是无法跨越这个道理。比如植物、动物的生长规律。再比如从人的15岁开始满足感就会不断的下降,等到45岁之后又会逐渐的上升,这中间的30年就是一个不满足的阶段。
知道了浮躁的表现形式,也知道了它的原因,也就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一是要知道,梦想实现的本质是价值交换,用我有的换取我要的。必须要的,现在没有资源可换的,只有想办法积累我有的。
二是要知道,未知永远存在,所以原谅自己还不够完美。
三是要知道,现状不可能马上改变,因此要和时间做朋友,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的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
在分享者的案例中,说到自己的工作:之前的工作,是一种售后的工作,重复性劳动很多,而且会加班很多,然后规则也很多,这样的工作消耗自己的精力,但是这份工作好在稳定,而且收入也还不错,福利也能有保障,但是处于这样的情况下,她反而很纠结,想换一份工作。因为她想要的是有自己的生活和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现在她换了一份工作,现在这份工作最大的好处就是自由度很大很大,不用加班,自己的时间很多很多,但是钱不多,福利也没有,但是因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对自己的现状也是很知足的。
根据上面的内容,可以思考几个方向性的问题:
一是你都有哪些想满足却没有满足的愿望?
二是你要做好怎样的心理准备?
三是你有没有确定一下自己的目标,问自己下一步要做些什么?
四是如果中途出现偏差,你会怎么做?
最后,今天的金句:想,只能原地踏步,从能做的事情开始行动,做,才有出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