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小追和李白谈诗(26)

作者: 日日昌 | 来源:发表于2018-08-07 09:37 被阅读9次

    十六、李杜赛诗(上)

    时间过得真快,不觉已是太阳西斜。秋日的傍晚,聚集起来的云彩飘在鲁城上空;太阳穿过云层射出温暖、柔和的光束;村庄里传来了舂米、捣衣的声音。

    多么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呀……

    李白意犹未尽,举杯提议道:“今天这酒喝得高兴,可以说是主人热情、饭菜丰盛、光景怡人。杜二,我们作诗记下今天的寻访、饮酒之乐,如何?”

    “好啊!”杜甫高兴地说,“世外桃源,美酒佳肴,现在就差诗了!”

    “对!你们来一个同题作文大赛!”腾小追拍手称赞。这样的作文比赛他没少参加,如果能让两个大诗人在这里PK,那一定会很有意思、很精彩!

    “好,那就由小追来做评判,胜负优劣你说了算!”李白宣布道。

    “那可不行!”腾小追赶紧推辞,“我哪有资格做你们两个大诗人的裁判哪?你们写的诗我可能都看不懂……”

    “没关系,你可以让范十帮忙。”李白给腾小追出主意。

    给诗仙和诗圣当裁判,这太刺激、太有吸引力了!虚荣心让腾小追很快作出决定:“行!但我有个条件:你们只能写今天的事情;要尽量写得通俗,让我能看懂。”

    “没问题,就依你!”李白和杜甫一口应承下来。

    “好,本裁判亲自给你们磨墨抻纸!”腾小追拉着范十跑去准备笔墨。

    一切准备就绪,腾小追正式进入角色。

    “请问李先生、杜先生,你们二位谁先开始!”

    李白和杜甫略一商量,说:“我先来。”

    “‘寻访范十居士’作诗大赛,现在开始!李先生,请!”腾小追俨然是一个真正的裁判。

    李白走上来摸了摸他的脑袋,笑着说:“很称职嘛。”

    腾小追把笔递给李白,把纸抻平。

    李白提起笔来想了想,写道: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

    雁度秋色远,日静无云时。

    客心不自得,浩漫将何之。

    忽忆范野人,闲园养幽姿。

    茫然起逸兴,但恐行来迟。

    城壕失往路,马首迷荒陂。

    不惜翠云裘,遂为苍耳欺。

    入门且一笑,把臂君为谁。

    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他筵不下箸,此席忘朝饥。

    酸枣垂北郭,寒瓜蔓东篱。

    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

    近作十日欢,远为千载期。

    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

    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

    “好,李先生已经写完,下面有请杜先生!”腾小追照样跑过去为杜甫准备好纸笔。

    杜甫提笔写道: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

    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

    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弟兄。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更想幽期处,还寻北郭生。

    入门高兴发,侍立小童清。

    落景闻寒杵,屯云对古城。

    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chún)羹?

    不愿论簪笏(zān hù),悠悠沧海情。

    “好,二位的大作已经完成,下面请二位给我们吟诵一遍!” 腾小追继续主持。

    李白和杜甫分别吟诵了自己的作品,之后趁着兴奋劲儿大家又喝了一杯。

    腾小追站起来说:“总体来看,二位的作品通俗易懂,朴素自然,我基本上看懂了;尤其是我亲身参与了这个过程,感觉非常亲切。”腾小追继续说:“不过我只是懂了个大概,为了加深理解、更好地作出评判,我想提一些问题,请二位予以配合。”

    腾小追首先向李白提问:“李先生的诗里面,‘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这一句不太好懂,能给我们讲讲吗?”

    “这句是说风流倜傥的人命中注定要颠簸一生,应该用戏谑、放浪的态度来应对才行。”李白解释说。

    “所以你就写了《戏赠杜甫》?”

    李白点点头。

    “最后一句‘酣来上马去,却笑高阳池’,这里面有什么典故吗?”

    “对,这里用典了。说的是晋朝山简的事。当时的荆州都督山简喜欢去高阳池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倒骑着马、反戴着帽子回去。用这个典故,就是想表达对山公的仰慕。”

    腾小追又向杜甫提问:“杜先生的诗里首先叙述了你们二位之间的友谊,赞扬了李先生。这里提到的阴铿也是一位古人吗?他的名字很有意思,刚听到的时候,我还以为是‘一个阴暗的大坑’,差点影响了对这句诗的理解。”

    “阴铿是南北朝时期人,名字虽然容易让人误解,但他很有才华,尤其是五言诗写得好。”杜甫看看李白继续说道,“我感觉李十二的诗多少受到他的影响,那首著名的《蜀道难》里就能见到他的影子。”

    “有一个细节我很感兴趣,‘醉眠秋共被’,说你们喝醉了盖一床被子睡觉。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你们的感情不一般,那是真的亲密无间!我想问的问题比较八卦,就是你们盖一床被子时谁更能抢被子?有没有掉床下过?睡觉的时候有人说梦话、打呼噜吗?”

    杜甫想了想,又看看李白,回答说:“多数情况是喝多了上床便睡,一睁眼已经日上三竿了,至于抢被子、打呼噜什么的,都不记得……有几次比较清醒,我还真听过李十二说梦话!”

    “是吗?能告诉我他都说了些啥吗?”腾小追来了兴趣。

    杜甫看了李白一眼,李白好像并不介意,杜甫说道:“他好像经常做恶梦,有大声喊叫,也有低声呻吟,中间还会吟诗。吟的最多的是‘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这说明他心里苦,是吗?”

    “是啊。你看他白天痛饮狂歌、飞扬跋扈,背地里还是挺苦闷、挺孤独的。”

    腾小追转向李白:“那你就应该‘风流自簸荡,谑浪偏相宜’!”

    “是啊,所以我们才来饮酒赋诗、及时行乐!”李白举起酒杯,岔开话题,“来,干了这杯!”

    腾小追继续问杜甫:“‘向来吟橘颂,谁与讨莼羹?’这句诗,前面‘向来吟橘颂’我知道了,是说你刚才吟《橘颂》这件事;后面‘谁与讨莼羹?’是什么意思?这里也用典了吗?”

    “是的,这是很常见的一个典故,许多诗里都用过。李十二的诗‘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都用了这个典故。说的是西晋时有个叫张翰的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吴中的莼羹、鲈鱼鲙等美味,便毅然辞官回到家乡。常用来指对家乡的思念、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不愿论簪笏’,这个‘簪笏’是什么东西?”

    “‘簪笏’就是冠簪和手板,‘冠簪’用来固定帽子和发髻,‘手板’用来书写记事,都是官员用的东西,常用来指代官职。这两句诗‘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承接上句而来,是说不愿再谈论仕宦之事,要去寄情江海之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腾小追和李白谈诗(2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krn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