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觉的牧师讲的非常好,所以决定演讲结束后捐款十美元。然而十分钟过去了,牧师还在演讲,这时马克.吐温有些着急了,觉的减少捐款金额。又过了十分钟,演讲依然还没有结束,此时马克.吐温显然已经非常不满,他决定改变计划,一分钱也不捐。不尽如此,演讲结束之后,他还从盘子里偷偷拿走了两美元。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人们心理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这用到孩子学习上也是如此,当孩子犯了错时,如果父母总是不停的批评,甚至旧事重提,那么必然会让孩子产生反后成甚至逆反心。
很多父母在批评孩子时,总是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同样的批评,让孩子讨厌之极,极不耐烦,父母第一次批评时,孩子厌烦心理不大,在第二次批评时,孩子的厌烦心理倍增,第三次第四次批评时,孩子的厌烦心理就会以几何极数增加,甚至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即:犯错→(批评)→内疚→(还批评)→不安→(再批评)→烦燥→(还批评)→反感→(再批评)→讨厌→(还批评)→逆反。
例如,由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孩子放学一回家,父母不问孩子累不累,渴不渴,饿不饿等学校或班内发生的有趣的事儿,只是问作业多不多,赶紧先做作业。一打旦孩子行动慢了一点,便二开始唠叨,“怎么还不写呢?"如果孩子上了个卫生门间,父母对开始轰轰轰,“这孩子是怎会事儿,懒驴上磨屎尿多。"当孩子正认真写作业时,父母便过去查看,发现一个小题做错了,又开始训骂,“你是怎么搞得,怎么简单的题也做不对,是不是上课不好听,还是……。"如些对孩子不信任,让孩子不光失去了自信心,而且产生了逆反心理。
孩子犯了错,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只能批评一次,决不能鹦鹉学舌,没完没了的批评。如果觉的错误严重,想再去批评,一定要换个角度或变个方式去批评,孩子就不会觉得同一错误一而再再而三的穷追不舍,烦燥心理和防患意也会随之而降低。
还有父母看到孩子今天完成作业早,另外又拿来一张试卷,让孩子去做,拖延时间,题海战术。孩子能不厌烦,讨厌,逆反吗?
同时也不要认为多批评不好,以后多表扬,这样也会产生超限效应。有一位母亲听说经常批评孩子会产生超限效应,逆转风向,对孩子运用表扬的方法去管教。就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开始孩子很受感动,过了一段时间,孩子发现妈妈对他的表扬越来越多,而且有许多是扩大事实,言过其实。使孩子感到母亲是在哄骗他,不信任他。所以一听到表扬就大为恼火。
可见,父母对孩子产教育时,不管批评还是表扬都要适度,不能过犹而不及。在父母和孩子的交谈中要留有空间,让孩子自已有思考的余地,使孩子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