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371332/867284f3596759ac.jpg)
文 | 二静 图 | 网络
<一>
我特别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尤其是中秋节和春节,首为春节。
很小的时候是因为内心那份童真,对于新衣服和压岁钱的喜爱,其他更多的情感似乎都被玩耍的快乐冲淡了。
后来慢慢长大,到念书,到工作,到成家了,每到临近过年听到最多的话便是:怎么没有一点过年气氛?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今年的春晚直接不行...诸如此类。
不知为何,我内心偏偏就是很期待,从进了腊月就开始盼着过年。即使不会再每年买新衣,也没有了压岁钱,相反还要往外出钱,依旧如此。
尽管我们天南地北,习俗不尽相同,但是过年走亲戚是我们都要做的事情,我知道也是很多人硬着头皮去做的事情,因为内心的不情愿。
我清晰记得很小的时候,特别喜欢跟着父母亲走亲戚。因为爷爷和姥姥两边的亲戚很多,一般从大年初二开始,要走到初六的样子,有时候一天就走两家。
也许那时候贪玩、贪吃,因为年龄小长辈们都爱给点压岁钱,每去一家都会觉得好有收获。如果再能跟几个玩伴聚在一起便是最开心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是不用围在桌前听唠叨的。
<二>
或许从上学稍微懂事开始,我们心里便多多少少开始排斥走亲戚,宁可自己在家玩耍也不愿跟着去。或许不喜欢被问及成绩、工作、婚姻,或者其他更多。
可是每年的习俗不会变,走亲戚的礼节少不了,于是,走亲戚越来越仪式化,对于年轻人更是越来越不喜欢,因为我们越来越不知道这些亲戚该叫什么。
是啊,长大了于我们而言还有什么期盼呢?看着围坐在一起的长辈们,一张张又熟悉又陌生的面庞,或许我们与他们之间唯一的感情就是那个称呼。
大姑、二姨、三叔、四舅、大姨夫、二舅妈、三姑父、四婶子...还有父母的父母辈的舅姥爷、姑姥娘、表叔、表姨...各种剪不断理还乱的亲缘关系。
或许最让我们尴尬的是,在我们与他们之间真的隔了一座山,信息是那么的不对称,就连他们的关怀在我们看来都是那么多余,因为完全不在点上。
可是,即使如此,即使走亲戚是一种所谓的“仪式感”,我内心依旧喜爱。出于一种团聚的喜悦,一种来自长辈的温暖,一种发自内心的感恩,更多说不出的缘由。
每年走的亲戚都很固定。大年初二该是所有人“回娘家”的日子,不论你是为人父母还是刚成家的年轻人。即使是未成家也会随着父母亲去最爱的姥姥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1332/145150e9393c6cb9.jpg)
<三>
大年初二从小便是我最喜欢的日子。
姥姥有五个孩子,姨家和舅舅家基本都是两个小孩,又跟我一般大,所以每次相聚我们都会有说不完的话,是亲戚更是朋友。
后来,那些个95后的妹妹和弟弟也成长起来了,原先我们四个人玩耍的小队伍又壮大了,每年这个时候相聚甚是欢喜,就连00后的妹妹都要加入我们的队伍了。
虽然同在一个市,但是因为后来工作都不在一个地方,往年都很难聚齐。加上慢慢我们成家了,初二回娘家,去姥姥家便成了初三,而我们一般初二当天就返程了。
不知为何今年格外想见弟弟妹妹们,从年前就开始问他们行程安排,最终决定我们两个成家的都留宿一晚,初三再走。所以初二的大雪依旧没有阻挡我们回家的脚步。
我们时常说,朋友便是那种即使不常联系,见了面依旧如故的人。亲戚何尝不是?不用说不常联系,即使是从未联系过见了面也不曾尴尬,因为他们总会记得我们。
会有人觉得这样的见面很仪式,没有情感,即使对于他们的问话也是敷衍的回答,然后便是低头玩手机了。哪怕是吃饭也是匆匆吃点便不见了人影,我曾经不也是这样吗?
往年只顾着自己玩,大人们拉家常,从内心不愿听那些陈年旧事。后来,我也会听他们聊天,尽管依旧是那些极为琐碎的小事,村里村外的、家长里短的。
<四>
或许这种情感在父亲那一场病后格外浓烈。
那个下午,是几个亲戚一直陪我守在手术室外,才让那时候的我觉得不那么孤单,觉得背后有一股强大的力量支撑,觉得不会那么脆弱,敢于面对。
我始终坚信,没有任何人有义务去对你好去帮助你,即使是家人。对你好的和帮助过你的人,不论事情大小一定要感恩在心,要加倍的报答,哪怕是家人和亲戚。
或许就在那个时候,我一直在心里默默告诉自己,以后一定要对他们好,他们不仅仅是挂着父母亲兄弟姊妹的名衔,我能感受得到他们内心对父母亲的关怀,甚至高于我。
因为跟父母不在一个区县,平时照顾不得,这几年很多次父亲突然夜里发病,也是临近的亲戚,一个招呼便会陪同父亲去医院。而我总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我从来不会觉得因为他们是亲兄妹所以该当如此,世界上没有那么多应该。我觉得能够成为亲人也是一种缘分,即是缘分就不该用来消遣,而应该倍加珍惜,特别是最亲的人。
很多人觉得父母辈的亲缘关系比不了朋友间的情谊,他们跟我们之间更是隔了N条沟,更多的相处是出于礼貌和基于父母的面子,否则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牵连太多。
想一想我们的手机通讯录存了多少亲戚的电话?少之又少。你会说父母亲都存了,无需我们去联系,是啊,即使联系我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恐怕给父母打电话都很少。
想想其实很多时候,问题何尝不是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或许基于自我的性格,或许缘于长久以来内心的偏见,或许不愿有所意识,亲戚也是我们前行的强力后盾。
亲戚取代不了朋友,但是朋友也会有比不上亲戚的一面,至少这种缘分让他们最早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至少也该像朋友一样在你我心里有个位置。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1332/de5fbc3fa5a8ae94.jpg)
我是二静,愿你在每一个22:22想起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