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回顾基本信息
周开始日期:2018.12.02
周结束日期:2018.12.08
周回顾日期:2018.12.10
二、回顾内容
一)回顾本周用时情况
计划用时: 82.3小时
实际用时: 79.9小时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6320/32bf9518754f0b16.png)
二)回顾任务完成情况
1. 任务数量
计划内任务38项,完成26项,完成率68%;
计划外任务17项,完成17项,完成率100%;
整体完成率80%。
2. 完成任务分析
- 完成了质量部Headcount的统计。基本上已经流程化,可以用Excel去实现比较统一的函数操作。在VBA这一项始终没有突破,或者说没有开始学习。在与财务的同事交流后,她们对VBA其实也有需求。如果学会了,不是可以吸引更多同侪力量吗?
3. 未完成任务分析
-
48周周计划未完成。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但对我来说,每次喝完酒,都会影响到当周任务的进度,其实我已经可以做到,喝完酒以后还能够按时打卡、及时日更。
在饭局上为什么会控制不住呢?真的是嗜酒如命吗?在那种场合总想自我放飞一下,平时工作还是有压力的。 -
周计划完成率无法提升。周计划本身的价值在于,它可以罗列出一周的待办、正在进行、即将开展的事项,而且每个事项的目的目标以及与年计划、月计划的关联。使得做计划的人更加清晰明确地管理自身,掌控资源,控制进度和预测结果。我目前无法调和月、周计划之间的关系,每周计划总是完成80%不到,这方面一直无法突破。
4. 计划外任务
很多时候,协助他人处理事情,不光是从中学到知识、技能,包括态度,也能够积累人脉。
三)回顾本周突出问题
本周事件:每天六个会,应接不暇、价值不高。
感受:我总想到我每天做的事,说的话、执行的任务、交付的成果,是否对得起公司开给我的工资?是否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是否能提高自己的价值而非估值?显然,还没做到。
![](https://img.haomeiwen.com/i3196320/93cf0606e6048216.png)
Why:三层系统模型
-
有效层:开会是沟通的桥梁,是大家各抒己见的平台,是最终定下结论,有序执行的动机。
-
悖论层:但会议一多,输入信息一杂,很多会议的价值就没有更好地呈现出来,甚至显得可有可无了。
-
升维层:
Why: 遇到问题先谈本质学习了一下刘润老师的《五分钟商学院》中关于开会的探讨。开会也是一种商业活动,其本质是为了赚钱。
会议价值 = 结论价值 – 时间成本。
所以当我们看到这一条的时候就明白,开会的成本,我们一定要注意。不然会造成隐形的浪费。
How:对于统一思想的共识会,能不开就不开,像改进不合格品处理的流程的,尽量在线下用各种方式去沟通。说句不好听的,就算贴在洗手间墙上,也比会上宣讲来得有效果。
对于解决问题的共创会,尽量用专业的方法引导、梳理并总结。像六顶思考帽、8D方法、5Why分析、鱼骨图法等。
会议记录遵循以下原则:
WHO do WHAT by WHEN.
What:开会是用一个时间换结论的商业模式。
四)上周问题行动回顾
经过用理论推导、数字呈现的方式,终于让老板同意了我们的申请。
五)本周收获及成果
继续学习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之定投、长期还有两倍薪水。
通往:最简单的安全投资策略是什么?
通往:长期究竟是多长?
通往:如何做到两倍薪水?
三、回顾收尾
一)周回顾耗时:
执行时间:2018.12.10
用时:2小时
二)回顾修订周检视流程情况
在今年12月31日之前,做到每周回顾于当周六晚上完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