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微尘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谁“忍”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谁“忍”

作者: 背后国文 | 来源:发表于2020-06-22 15:39 被阅读0次

《论语•八佾篇第三•一》,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钱穆译】季孙氏在他家庙的庭中使用了周天子八八六十四人的舞蹈行列,孔子说:“这等事,他都忍心做,什么事他不忍心做呀!”

【杨伯峻译】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甚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傅佩荣译】季氏在家庙的庭前,举行天子所专享的八佾之舞。孔子评论这件事时,说:“这可以容忍,还有什么是不可容忍的!”

本章的一个问题就是“忍”字怎么解,到底是季氏忍心做,还是孔子不能容忍他这么做?

查“忍”字构造,忍,会意兼形声字。金文和篆文皆从心,从刃,用心能容刀会能容受之意,刃也兼表声。本义为抑制住某种情绪或感觉,容受。

《说文解字注》说,忍,能也。凡敢于行曰能。今俗所谓能干也。敢于止亦曰能。今俗所谓能耐也。能耐本一字。俗殊其音。忍之义亦兼行止。敢于杀人谓之忍。俗所谓忍害也。敢于不杀人亦谓之忍。俗所谓忍耐也。其为能一也。仁义本无二事。先王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政中皆必兼斯二者。段玉裁说,忍是能、敢、耐的意思,所以,忍耐、按捺和忍心、狠心同样都是本意,是“能”“敢”的“行”“止”的两面。

光从字面解释还不能确定“忍”到底何解,在《论语注疏》中,正义曰:此章论鲁卿季氏僭用礼乐之事。……“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者,此孔子所讥之语也。孰,谁也。人之僭礼,皆当罪责,不可容忍。季氏以陪臣而僭天子,最难容忍,故曰:“若是可容忍,他人更谁不可忍也?”这里解释为孔子不能容忍的意思。

在《论语集注》:季氏以大夫而僭用天子之乐,孔子言其此事尚忍为之,则何事不可忍为。或曰:“忍,容忍也。”盖深疾之之辞。范氏曰:“乐舞之数,自上而下,降杀以两而已,故两之间,不可以毫发僭差也。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则季氏之罪不容诛矣。”谢氏曰:“君子于其所不当为不敢须臾处,不忍故也。而季氏忍此矣,则虽弒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这里有二解,一为忍心,二为容忍。

那到底该依谁呢?

现代钱穆先生分析如下,他说:是可忍也:此忍字有两解。一,容忍义。季孙氏以大夫而僭天子之礼,此事可忍,何事不可忍。此乃孔子不满于鲁君不能制裁其大夫之僭肆。一,忍心义,季氏八佾舞于庭,上僭天子,近蔑其君,此事尚忍为,将何事不忍为。此指斥季氏。或说:孰,训谁。指人不指事。

  孰不可忍,谓于谁何人之所为而不可忍。故当从前解。今按:是可忍指事,孰不可忍指人,有事则必及人,不当拘泥作分别。季氏忍于其君,则又谁何而不可忍?是谁弑父与君,亦将忍而为之。本章与次章,皆责季氏与三家,非责鲁君,当从后解。

  孔子重言礼,礼必有上下之分,遂若孔子存心袒护当时之在上者。其实不然。礼本于人心之仁,非礼违礼之事,皆从人心之不仁来。忍心亦其一端。此心之忍而不顾,可以破坏人群一切相处之常道。故孔子之维护于礼,其心乃为人道计,固不为在上者之权位计。

他认为是作忍心讲,现在网络也是一边倒的支持这个说法,认为是正解。我们再看和孔子差不多同时代的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里的“忍”是忍心的意思,能不能支持钱先生的观点呢?

我认为可以,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他可以要求他的学生们对帮季氏敛财的冉有“鸣鼓而攻之可也”(《先进篇第十一•一六》),但对于卿大夫季孙氏他应该不会,这是其一。第二,我们再参照下章《八佾篇第三•二》,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语气也是委婉的,孔子他应该不会暴跳如雷,咬牙切齿誓于季孙抗衡到底。对于违礼之事,孔子本着仁心摆事实讲道理,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有批判的态度,但不会正面攻击。

这样的证据虽然不是很有力,但至少符合孔子守礼,有礼的性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谁“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ox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