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听课感悟】观察--思辨--探究--归纳

【听课感悟】观察--思辨--探究--归纳

作者: 叶雨1105 | 来源:发表于2020-12-04 10:00 被阅读0次

        教材上,是先讲授知识,后安排相关的实验。他直接建议:何不调整顺序,让学习充满调整性。先做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思辨--探究--归纳的过程中,自行提炼物质的化学属性和物理属性,比如密度、颜色、硬度等特质。那么就变成了一个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也会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思维有深入地运行。他们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有价值意义新知识的生成,采取这样的方式,对于学生的思维冲击会增大,也能激发学生对已学知识的兴趣。

       而这节课的流程,恰恰是相反的。按照教材原有内容的排列顺序,一成不变。学生看着内容,教师讲解新知,都是书本上已有的。教师讲解的时候,很少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一个知识点接着一个知识点,我感觉有些喘不过气。听懂与未听懂,半懂还是都不懂,那个地方是混淆点,那个地方理解困难,始终处于模糊的状态。教师按照既定的流程往前推进。及时性的反馈与交流缺乏的同时,整节课都陷入到知识的“灌输”和传达之中。

决定做个引子,让各位老师们知道从哪些角度去评价一节课。包括:从教学资源运用,是在用教材,还是在用教材教。教学内容确立,是否以学科课标为依据,充分考虑到学情;教学方法是单一还是丰富。学习方法指导是科学,还是随意;教师在课堂活动组织上,是学习活动协作者、推进者、建构者,还是发号指令管教者。是支架式,还是主导式,还是协作式,这些都能在细节中找到相应的依据。

所有的课,不管隶属何学科,从课程论视角出发,都有相同点。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教得如何、学得如何;尤其教学效果,要从不同的维度去审视。短期的、长期的,显性的、隐形的,知识的、素养的,单一的、综合的。有些目标是一以贯之,必须长期坚持才能实现。不能为了短期的效应,而忽略长期目标,这种辩证法,恰恰是当前教育缺失的。为了提高成绩,采取灌输式,狂轰猛炸,孩子们将知识完全复制在脑海里,结果学习兴趣丧失了,好奇心丢掉了,学习的热情降低了,主动性萎缩了,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何时才能结束呢?比如显性的目标,某个概念的理解,某个方法的掌握。但隐性目标更为长远,关于学科思维、关于学法方法。在这二者找到结合点,尤为关键。

相关文章

  • 【听课感悟】观察--思辨--探究--归纳

    教材上,是先讲授知识,后安排相关的实验。他直接建议:何不调整顺序,让学习充满调整性。先做实验,让学生在观察...

  • 2018-03-01

    新课标注重思辨性,内核的东西,观察,感悟,思辨,创新!

  • 五种研究方法2018-01-24

    五种研究方法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方法就是思辨。思辨可以有三种形式:演绎式思辨、归纳式思辨和顿悟式思辨。哲学的研究,...

  • 凝望深渊,我败疯魔

    思辨健康,首先把所有不健康的根源探究一遍,在探究不健康的过程中,我沾惹上了这些不健康的恶因。 有点绕? 为什么思辨...

  • 智慧来自哪里

    一个人的智慧来自哪里? 思辨和经历。 思辨,就是从阅读中思辨,从做事中思辨,从观察他人中思辨,从体察自我中思辨。 ...

  • 感悟

    感悟人家的感悟 探究生活的深度

  • 感悟

    8月31日许敬敏 【听课感悟】 1、反思≠总结,常规总结是数据、指标、结果等,反思通常探究的是未知的部分;常规的总...

  • 探究基于细致的观察记录

    感悟:如何才能让学生提出可探究的问题?我的观点是要指导学生做好细致的观察记录,从观察中发现问题。 课例:三四班的养...

  • 2017-07-20

    仔细观察,深入探究

  • 感受思想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在三角形内角和的基础上,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推理,归纳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推理能力。 一、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课感悟】观察--思辨--探究--归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lpb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