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28922/14139acbfc2e5e67.jpg)
每年冬至的这一天,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冬至了该吃饺子了。”有人问:“冬至是什么?”有人答:“冬至就是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日子。”
似乎,这股来自地球的神秘力量很有说服力,于是人们开始蹬蹬蹬地跑下楼,走进菜市场,买一块最好的肉,挑一捆最嫩的菜,包一顿最美味的饺子。而关于冬至吃饺子的传说,每一年都会听到,每次听到都是那些话,听了一年又听一年以后,人就慢慢变老了。
但饺子在各种节日的美食里,似乎有了不可撼动的地位。入伏吃饺子,立秋吃饺子,立冬吃饺子,冬至吃饺子,春节还要吃饺子,就连上车也要吃一份饺子,所谓上车饺子下车面。好像在这千百个理由面前,揉面剁馅儿就成了一件不可抗拒的事情。他们亲自操刀,将肥瘦相间的猪肉块剁成细细的猪肉沫,光是那种咚咚咚的声音,就已经将节日的氛围渲染的很浓重了。
一顿饺子总是牵动着一家老小的心,有人关心是什么馅儿的,有人关心什么时候开始烧水,有人关心煮熟需要多久。这一个个问题,总是需要手执擀面杖的妈妈,来给出一个最权威的回答。那一刻,她像一个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王者,饺子的下水和起锅,全都在她一声令下。大家端着盘子拿着筷子,齐刷刷地等着一声预备开始,然后就尽情地咬食这一天的忙碌。五个十个自然是不够的,必须是吃完一盘再来一盘,才能算是吃得潇洒与尽兴。
撂下盘子以后,去屋头翻一翻日历,发现日历上往后几天的节气,似乎又写着“吃饺子”几个大字。于是欢呼雀跃喜不自胜,回味着刚才吃下去的饺子馅料的余香,构想着下一顿包点什么才能比这次更胜一筹。但长这么大,我对饺子却只有过不到三分钟的热爱。
那一次,家里第一次包饺子。细节和过程在我脑海里已经模糊不清,但我记得自己捧着一个大大的瓷碗,看着妈妈从锅里给我捞饺子。我在心里数着数,每放进去一个,我都会自言自语地说道:“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直到那只大碗快要装满了,妈妈才停下来,然后用勺子舀起一点饺子汤浇在碗里。我小心翼翼地把碗从灶边端到桌子上,眼睛死死地盯住碗里的饺子和汤水,每挪动一步,我都会长舒一口气。等终于将那碗饺子,安安稳稳地放在桌子上以后,我再使劲地甩甩手去去烫气。看着满满当当又热气腾腾的瓷碗,心里充满着一股快意和满足。
为了快点将饺子吃进去,少不了会用嘴巴在碗边吹吹气,那是我对饺子期盼地最热烈的一次。在反反复复的吹气和等待之中,饺子也一个一个被送进了我的肚子。那时候颇感人间美味不过如此,今生还要吃很多很多个饺子,才能不虚此行。
后来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对饺子这等绝品之物完全失去了兴致。我可以看人家包饺子,也可以帮人家煮饺子,还可以挑战一下揉面和擀面皮儿,但我就是不能去吃饺子。不管是人气颇高的大娘水饺,还是街头常见的东北饺子王,我都没有亲自迈进过他们的大门。对此,我也在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然而我能想到最科学的也只是这样: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大概我对饺子的喜爱,注定要在那一天烟消云散。
此后,无论看见什么馅儿的饺子,都只想避而远之。此时此刻,一定也有很多人在为包饺子而忙碌。他们从下班后的夜幕里匆匆赶回来,揉一个面团,煮一锅沸水。每张面皮都有每张面皮的温度,每个饺子都有每个饺子的爱意。一家人围桌而坐。一人一双筷子夹起一个饺子,在谈笑间送进嘴里。外面可能有寒风呼啸大雪将至,但屋子里只有烟火腾腾笑语欢声。
想想一年将尽,可能还有三两个心愿没有达成,所有的日子将要在遗憾中成为过去。但身边的人和碗里的饺子,又让你觉得此刻就算再有遗憾也还算圆满,有人爱着,有饺子吃着,还要谈什么遗憾与愿望呢?我们猝不及防地来到这里,离开时也没有机会完成一切。吃完这碗饺子,又该期待下一顿饺子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惊喜呢?就算白昼时光短暂,我也要在这短暂的时光之中,擀好每一张饺子皮的厚度,捏好每一个饺子形状的样子,把握好每一个饺子下锅炖煮的时间。我从不着急下一顿的馅儿会是什么,只管先吃好这一顿,以后是什么馅儿的,等以后来了再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