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
① 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人脉。
② 我们在生活中,越在意什么,越关注什么,那我们的意识和想法就会吸引什么。
③ 别人有没有时间完全取决于事情的性质和复杂程度。
新知:
① 1=250定律:即平均我们每天所遇到的每一个人,他的身后都有250个人脉。在此之前我没有听说过这个定律,所以这是我对人脉管理的一个新知。我的理解是,掌握这个定律并不是说我们要讨好每一个我们遇到的人从而开发潜在的人脉,而是警醒我们一旦给某一个人留下不好印象,可能会有潜在更多的人对我们有不好的印象,所以我们要注意维持自己给别人的良好印象,而不是随心所欲,随处发脾气。
② 训练吸引力的三个原则:正确输出原则、公平和谐原则、自我输入原则。复旦大学的陈果教授曾说“只有把自己活成一个光源体,别人才愿意靠近你。”这对我触动很深,包括看了今天的内容。我仔细思考过,如果我们单单为了追求所谓的“吸引力”,为了让别人觉得自己好,为了给别人留下别人认为的“好印象”,其实大可不必这么费周折。人生只不过那么几十年,大部分还是需要一个人做,一个人扛,一个人体验所有,所以保持一个“有趣的灵魂”在我看来更重要。按照这个思路去验证书中所讲的内容,貌似很不相符,再仔细思考,其实会发现书中所讲也还是在将回归自己。比如把自己活成一个光源体、对别人的要求自己先做到、强大自己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用逆向思维思考,如果我们是暗淡的光、对别人要求只指望别人去做、变得low,自己还是觉得快乐吗?还会是一个“有趣的灵魂”吗?你也可以去思考其中的逻辑。
③ 用“人脉螺旋模型”进入高端圈子的具体方法:给自己贴标签、做出内容、扩展朋友圈、散播自己的信息、积极争取机会。我想到身边的一个例子,大二举办社团的换届大会,我作为副社长主动担起邀请校外家人录祝福的事情的任务,在此之前我没有接触过校外家人,但还是鼓起勇气搜索各种消息,添加微信,做自我介绍(贴标签)。最后通过后续关于社团工作的交流(做出工作内容),邀请到第一届到第九届中的11位校外家人录制祝福视频,而我的收获就是和11位校外家人有了一定基础的沟通和练习,陆陆续续建立了第一个学校以外的圈子,也通过大家朋友圈的分享了解到更多之前从未接触的信息(拓展朋友圈)。
实践:
其实交朋友没有那么多边边框框可言,本着“诚心+宽容+礼貌”就够了,不过为了适应这个快节奏的生活、大城市的人才济济、每天人来人往的擦肩而过以及工作业务的需要,我们还是需要一些小技巧让我们更突出。而且现在“微信”显然成为日活用户量最为活跃的网络平台之一,所以维护社群社交的人脉圈也十分关键,具体实践如下:
① 首先我建立一个正确、健康的、适合自己的“交友思维”,诚心(自己真诚)+宽容(允许多元化思想和对自己的认知)+礼貌(礼仪)。大学期间我学习了一些现代礼仪和商务礼仪,但那时候觉得大学期间暂时用不到,所以没有强化,好在当时记了很多笔记,对于即将工作的我还是有必要再巩固了(下图展示了餐桌礼仪、男士西装礼仪的一部分)
② 然后找出自己的三个标签,加强自己的硬本领,自己要上进,要变强大;
③ 其次维护自己现有的圈子,对划分出的30%人脉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维护(10%+20%)。我有一个小技巧,比如我总是记不住别人的生日,所以我就在备注后添加生日时间,下次他人过生日我就可以以早早的送上祝福。目前我只是备注了曾经参与过生日的一些伙伴们的生日,以后还可以利用这个小技巧仔细留意不断加入。如果人多怕遗忘的话可以抽出一点时间找一张日历把生日日期聚集在相应的月份里,哪些人会过生日提前就一目了然。(因为我觉得能在生日当天的凌晨准点送祝福是很有心的一个举动);
④ 接着尝试进入高端圈子(现在我把它的范围缩小为:自己之前没有但很想加入的、向上的群),比如职场群、训练硬本领的群、读书群、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关的群、学习知识的群(张萌的课程群)等等。当然进入群之后还需要做自我介绍,多去展示自己,增强活跃度。
⑤ 最后还要有发展的人脉眼光,即懂得抓住拓展人脉的机会。
2018年12月4日 《加速》读书笔记P239~P274 2018年12月4日 《加速》读书笔记P239~P274 2018年12月4日 《加速》读书笔记P239~P27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