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千呼万唤,终于迎来几乎一刀未剪《寂静之地》(A Quiet Place)。
这部年度惊悚之作,凭借不俗的口碑(烂番茄96%新鲜度、IMDb评分8.3分),在轻松获得2.6亿美元的票房之后,即将于5月18日(本周五)在全国上映!
和其它以往锣鼓喧天、人声鼎沸的妖艳首映礼不同,《寂静之地》的首映礼简直高冷。
所有媒体到场之后都自觉遵守“别说话!保命要紧”的观影守则,签到现场几乎鸦雀无声。
这种自发套路反而给这场首映活动营造一种更加神秘和值得期待的观影氛围。
“声音”是整部电影的焦点。
观影前的平板电脑小游戏抢先将的“无声才能活命”的设定表现的淋漓尽致。
将“尽量减少声音”的求生法则悄无声息的植入每位观影人的潜意识。
在入场前,每位观影人纷纷摆出“噤声”的手势与主创海报合影。
这个动作不仅暗示了电影的核心元素“寂静”,也进一步用动作加强了对大家的心理暗示。
影片开场就对“声音”这一元素的把控运用到了极致。
前五分钟就让人几乎窒息,这种生理以及心理双重压迫感似曾相识。
鸦雀无声中,让人情不自禁的和电影主人公一样不敢放声喘气,那正是童年挥之不去的梦魇。
而难能可贵的是,《寂静之地》几乎巧妙的将这种设定贯穿了整部电影,由此而来对观影人带来的压迫感可想而知。
为了增强影片的沉浸式体验和观影人的代入感,人物的声音基本可有可无,取而代之的是放大的环境音效。
水流声、脚步声、风扫过树叶的声音、小心翼翼打开和关上门窗的声音,几乎每一次出现都会紧紧牵动观众的神经,然后缓缓的放下。
扪心自问,在观影途中,你有心情拿起你的爆米花?
别说咳嗽,就连喝水都小心翼翼。
生怕喉头带来的“咕咚”声都会打破这种观影氛围。
本片是“绝地求生”故事的另一种表现模式。
电影前半部分呈现出浓烈的末日废土气息、以及对生命的无力感,令人绝望。
与其说是讲唯一幸存下来的四口之家,如何在这个黑暗中的世界挣扎苟活。
其实更多的是在探讨人类在面对世界末日生死考验之时,为了掌控自身命运所能做到的极限。
毫无疑问,《寂静之地》将成为这个五月除了《复联3》以外最受内地影市关注的电影。
首映礼现场观众反响热烈,媒体大V纷纷打Call!
认同这部高口碑之作不同以往的观影体验。
这部年度惊悚之作,诚意满满。
相对而言,太过纠结政治正确的中国式恐怖片实在一言难尽。
相信这部电影能够取得成功,并且也能给中国恐怖类型片提供一些借鉴。
毕竟,中国观众能够坐在杜比影院(Dolby Cinema)观看真正恐怖的恐怖片的机会,目前实在是太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