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0日,《2018胡润百富榜》又新鲜出炉了。
前10名榜单的名字中,基本都很熟悉,例如马云、马化腾、王健林等。可是在第10名,却出现了一个陌生的名字,并且与雷军并列,这个人的名字就叫——王文银。
王文银何许人也?他又是干嘛的?为什么会这么有钱?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就去深入的了解一下王文银。
1、10块钱闯荡深圳,25年身价超千亿
1968年,王文银出生于安徽的一个小山村,他家祖上三代务农,家境贫寒。王文银每天放学回家后还要帮父母干活,例如插秧,种土豆,栽红薯等,小小年纪吃尽了苦头。
为了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王文银每天干完农活之后,还要学习好几个小时。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他考上了南京大学。由于当时的他是个矮矬穷,没有女孩子喜欢,于是就经常泡在图书馆。
毕业后,25岁的王文银先去上海做了白领(那时的白领可不像现在这样,每到月底就发现自己的工资白领了。那时的白领,就相当于铁饭碗),虽然月薪只有600,但是物价低,每个月还能攒不少的钱。可是,他那颗不安分的心,不想过这种安稳的日子。到底去哪里发展呢?王文银也在苦苦思索。恰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当时在深圳划了一个圈,于是他就果断的跑到深圳去了。
梦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那时的交通还不是很方便,等他翻山越岭、跋山涉水的赶到深圳时,兜里只剩下10块钱。别说住旅店,饭都吃不起了,所以必须尽快找到一份新工作。
由于专业限制,他找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以高中生的身份来找,没想到这个高中毕业证比大学毕业证还管用,花了半天时间就找到了,职位是仓库保管员。
找到工作之后,王文银兢兢业业,不怕吃苦,再加上天资聪颖,很快就背会了几千种物料的编码,有同事需要询问物料的库存信息时,他能对答如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1994年春节后的第一天,他的优良表现终于被大老板发现了。于是,他的人生仿佛开挂了一样,三年内连升8级,从仓库保管员一直升到公司总经理的职位。
在担任总经理期间,王文银还亲自跑销售,一年跑遍了全国500多家地市,当年公司的业绩就增长了300%。据说他所在公司的总裁曾这样评价王文银:
“大部分人营销人员是撞墙立刻回头,而王文银如果撞到了墙,肯定会在墙上打个洞,然后将洞扩展成一扇门。”
随后,王文银又跳槽到一家日本公司,在这家公司的1年里,他积累了日后创业的第一桶金。然后,由于不满日本老板的偏见,再加上他内心有创业的冲动,于是就辞职自己创业,自己给自己打工。
创业是艰辛的,并不是随随便便,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在创业的过程中,王文银的人生可谓经历了腥风血雨。从创办电源线工厂慢慢的积累,慢慢的爬到了金属新材料行业老大的位置。同时伴随他的还有其个人财富已达1100亿。
2、不去赌一把,你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
每逢经济形势下行,所有资本都逃离时,王文银便开始逆流而上,押下重注。王文银就像一个天生的赌徒,能够走到今天,也离不开他的三次“豪赌”。
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来袭,几乎所有厂房的租金都大幅降低,生产设备也大量滞销。而王文银却发现这是企业扩张的好机会,一是厂房房租打了半折,二是生产设备滞销。于是他就与供应商展开谈判,购买了100台设备,支付10%定金,并且是分期付款。金融风暴过后,王文银很快就赚得盆满钵满,也在行业内打响了名头。在这次危机中,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规律,这个规律帮助他在2008年赚了一把,这个规律就是:
几乎每十年左右就会经历一次全球经济震荡,每3-5年就有一轮严厉的宏观调控,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就是抄底良机,也是实现人生飞跃的关键机会。
2003年,“非典”席卷中国,全国上下再次陷入危机和恐慌中。很多企业减少了投资,各类原材料价格下降很快。王文银再次反其道而行之,他在国内外大举买进矿产资源,进军铜、钨产业,将原先的产业链延伸到了采矿、冶炼领域。并且不顾老婆、合伙人的强烈反对,坚决买矿。
除了买矿,王文银还在危机期间以5000万元的低价拿下了深圳园区30万m²的地块,并开发成了精密控制线缆产业园。像深圳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没有非典,估计很难顺利拿到这块地,即使可以,代价也会大得多。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王文银再次逆流而上,他并购了一系列大幅贬值的欧美铜加工企业,并购买了几十万吨现货铜。金融危机过后,铜价回升,他高价卖出,此举为他的公司带来了百亿级别的营收。
危机很可能会让一大部分企业“死”掉,但如果把握好了,也能借助形势以小搏大、成就一番伟业。王文银正是利用了这三次危机,“豪赌”一把,才使得他的企业收入屡破记录,也成就了今天的王文银。如果不及时行动,可能再努力10年,也完成不了迈进世界500强的心愿。
曾有人问王文银:“你为什么敢下如此重注?”他的回答是:“企业家中能够把握趋势的人有 70%,能够把握趋势变化的人有10%,但能够把握趋势变化拐点的人只有万分之一。”道理很多人都懂,但真正能抓住机会的人却少之又少。
3、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20多年来,王文银和宗庆后、任正非一样,公司至今没有上市。他办企业遵循一个原则:高调地做事,低调地做人。这也是王文银被称为“最神秘中国富豪”的原因所在。
相对于做人来说,他做事确实很高调。例如对于企业并购,他就有一鸣惊人的见解。
“赚大钱一定要把握住全球的趋势和格局。我们要并购一家企业,可能提前5年甚至10年就开始关注它,等机会来临的时候,等它跑不动的时候,我们就会果断把它吞下。”(哈哈,那些跑不动的企业需要注意了,随时可能被兼并。)
“别人送上门的东西我们不一定关注,我们只找自己需要的东西,对于企业,只并购两种:一种是很好的,非常有创新力的;一种是最差的,把它的产能盘活。”
王文银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渴求“拔尖”。他总结了一个“神秘的第一法则”:
人们只认识冠军,没人会记住第二名,所以做企业一定要做行业领袖,哪怕是在最细分的领域。
从0到5000亿,王文银用了24年,他一直既往的低调,踏实做事。他在多个场合强调:“我们不要做那个‘出头鸟’,我们的目标就是‘隐形冠军’”。这样的价值观也直接催生了他的企业文化——隐忍。
4、人生就要敢于冒险
人这一生,一定要多冒几次险。这是很多成功的人反复分享的经验,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在于:
无论在哪一个时代,人与人的背景和资源都有很大的区别。而那些处于弱势又想要生活的更好的人,如果不去冒几次险,想要实现人生的逆转几乎不可能。
事实上,王文银正是因为这3次“冒险”,才成就了自己。他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每一个成功的人其实都是一个‘疯子’,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如果不去冒险,我们或许依旧活得不错,但这样的话,我们的人生可能永远就这样了,很难再有大的变化。多年以后,我们就会开始后悔,为什么当年没有去勇敢的闯一闯。当然,我们不要盲目的去冒险,而是要看到机遇时,勇敢的抓住。
5、德与位相互配合
企业做大了,就会有大企业病。为此,王文银特意总结过自己的成功经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做企业的五部曲:
1、赚钱:“你把勤奋付出去所以钱就来了,这叫天道酬勤。”
2、人脉:“当你有了钱以后,你要把钱付出去所以人就来了,这叫财散人聚。”
3、事业:“当你有了钱和人之后就要把爱布置出去,这样你的事业就成功了。”
4、德行:“当你成功了,再进一步创就要把智慧播撒出去,之后你就拥有了成就,你拥有了成就以后,这个阶段叫做德行天下。”
5、禅道:“当你到了德行天下的时候,拥有了这样的事业,你要把禅道播散出去,之后就可以达到老子讲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境界。”
其实不仅是做企业是这样,做人也一样。只有先把自己最好了,一切都会随之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