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学校(二)

作者: 汪拳拳 | 来源:发表于2016-09-13 13:04 被阅读134次

    为了打发百无聊赖的无课时光,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杭州走起。

  早就听说浙大实力雄厚,所以自认为来到杭州只有去了浙大才能算是不虚此行,可无奈浙大的校区太多,一番衡量之后还是选择了有年代感的之江校区。

    这是一所建在山上的学校。。。

别人家的学校(二)

  看到学校的大名,直着走就到了学校的入口,这所学校是没有校门的 ,只要登记一下就可以进去了。

别人家的学校(二)

  由于这里最初是美国创建的教会学校,因此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栋红色的教堂。

别人家的学校(二)

    过了教堂就是一个铺满草坪的小广场,当地的居民,外来的游客,在这里休息,拍照,嬉戏,甚至有人拿着帐篷在这里野餐,这么看来本校的学生到成了外人。

别人家的学校(二)

   走进其中的一栋楼,分分钟有星级酒店的感觉,据观察,这应该是行政人员办公的地方。

别人家的学校(二) 别人家的学校(二)

    再往上走就是之江的图书馆了,庄重,古朴,我很好奇里边是什么样子。

别人家的学校(二)

    不知道这里曾经履行过什么职能,但是这个门真的很漂亮,排了很久的队,终于满足同行伙伴的心愿,所以这张照片诞生了。

别人家的学校(二)

     

别人家的学校(二)

顺着路指引的方向走。。。

别人家的学校(二)

      我们来到了这里,看样子荒废了很久,里边空荡荡的。

别人家的学校(二) 别人家的学校(二)

      宿舍楼,谁知道他们住在那里潮不潮,不过楼前的大树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别人家的学校(二)

   终于,来到了期盼已久的之江食堂。。

别人家的学校(二)

     食堂外景。。。

别人家的学校(二)

      功能强大的服务端。。。

别人家的学校(二)

     前来就餐的学生们。。。

别人家的学校(二)

   挑喜欢的或没见过的菜买了点,量小,种类多,对我这样的过客来讲真是福利。当然还要感谢借我饭卡用的浙大学姐。

    吃完了晚饭,也就结束了这次的参观,我不得不感叹这座老校的魅力,各种楼房与山和树木毫无违和感的结合在一起,古典的建筑,营造着学院气息。过往的游客和偶尔经过的学生又给这里添了一些生机。

   就这样带着对这所学校的留恋与憧憬离开了,期待着下次的相遇。

相关文章

  • 别人家的学校(二)

    今天是系列报道之二:在德国上小学,德国的学校体制也是比较典型的,小学是四年制的,小学毕业就要选择今后的方向:做研究...

  • 别人家的学校(二)

    为了打发百无聊赖的无课时光,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杭州走起。 早就听说浙大实力雄厚,所以自认为来到杭州只有...

  • 别人家的学校(三)

    今天是系列报道之三:澳大利亚的小学。今天的主人翁是在国内上小学二年级的小李,跟随着到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的爸爸,到...

  • 别人家的学校(四)

    今天是系列报道之四:在中国抗日年间的教育。这是个特殊的时期,在战乱年代,中国的有志之士挺身而出,有的人直接参与前线...

  • 别人家的学校(一)

    高考终于结束了,可是看着自己可怜巴巴的分数,还是随便找个大学上课吧,对于院校,我只有一个要求,录取我,于是我来...

  • 都说我们是”别人家的“,知道为啥吗?

    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学校”、“别人家的校长”,每个”别人家“都暗示着满满的羡慕与不甘,因为这个父母和朋友口中...

  • 宿舍最牛的11所大学!

    有一种学校叫做别人家的学校,有一种宿舍也叫别人家的宿舍。 帮帮想起自己当年的宿舍就痛苦不已,现在看见别人家的宿舍,...

  • 有一种男友叫别人家的男友——麦果资讯

    ​​有一种老板叫别人家的老板 有一种男友叫别人家的男友 有一种二哈叫别人家的二哈 别人家的二哈 下班回家会有所期待...

  • 终于成了别人家的学校

    又到了武科大一年一度吃鱼时节啦! 武汉科技大学去年投了一万斤鱼苗,由于年中下大雨,年末只收了两万三千斤鱼 学校给学...

  • 别人家的补习学校

    侄女开学高三,弟弟为她报了丁准全日制补习学校。对此,我一直抱有保留态度。 这个补习学校由丁准先生创办,故名丁准高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人家的学校(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dm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