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DISC+
从一次冲突中我学到了哪些职场潜规则

从一次冲突中我学到了哪些职场潜规则

作者: 小7 | 来源:发表于2017-05-16 12:09 被阅读98次

    -1-

    事情还得从两个月前说起。

    我作为拆书帮蜀汉分舵的运营长老,要负责每周四晚上的常规晋级活动的发起和组织工作。所谓晋级活动是指我们的拆书家要通过类似考核的模式锻炼自己的拆书家技能,从而一步步成为最终的三级拆书家。

    那一次,报名晋级的拆书家本来就不是特别多,更不巧的是,活动当天下午,其中一个拆书家突然通知我TA临时有事情,恐怕来不了。

    这下好了,活动两个小时候就要开始了,可现在能做分享的只有一个拆书家了,并且不超过时间20分钟。这种情况对于参加一次活动要付20块钱报名费的参与者来说,参与体验就只能用糟糕来形容了。

    越想越感觉情况很紧急,我赶紧在微信群里请示“上级”:各位长老,今晚的拆书家晋级活动临时有变,有一位拆书家临时有事,来不了了。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拆书家可以分享了,这样的话参与者花了20块钱,只能听一个20分钟的分享,势必在体验上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不如这次活动干脆取消好了。

    发了这消息以后,我原本以为会因为自己能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而受到上级夸奖。万万没想到,得到的反馈却是这样的:“小7你是怎么回事,这已经不是你第一次说过要取消活动了。为什么每次遇到问题了,你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放弃找到解决方案,取消活动呢?”

    看到这样的回复,我彻底懵逼。这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局面。这时候,委屈和愤怒的情绪一并一股脑冲上脑子。“我这样做不是也是站在来参加活动的学习者的角度思考的吗?有个人突然不能分享了又不是我的问题,怎么就怪我了呢?”

    就这样群里一下子就陷入了一种很奇怪的氛围中。后来,领导也觉得语气似乎重了点,就换了一种语气和我私底下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梳理了一遍。关系才重新得到了缓和。

    等这件事情过去了后,自己 再回过头来回顾这件事情的时候,总结出了三条以后需要注意的原则。

    -2-

    能抛给领导选择题就不要抛问答题

    不论什么样的领导都希望自己的手下能妥善处理好自己分配的“猴子”,甚至还能把一些本该属于自己的“猴子”也处理好。如果手下遇到问题就把猴子抛给了领导,那要这样的手下有什么用呢?

    道理好像很容易明白。可往往我们很多人遇到问题,第一反应还是马上求助领导,因为我们往往会这样想:既然他们是领导,有问题当然要第一个扛了,不然要这些领导干嘛呢?也挺有道理的,不是吗?可我们往往忽略了两个事实:

    1. 他们是领导,并不是阿拉丁神灯
    2. 每一个遇到问题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次历练的机会呢?而我们一遇到问题就把这“猴子”抛给领导的话,我们又如何通过这一次次历练成为领导呢?
      那么如何做呢?
      那天起了争执后,领导单独私信我并告诉我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的时候,自己一定要充分的评估这整件事情,分析导致当前问题的原因,最好自己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就算不能作出决策,也应该至少拿出一个到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让领导只是做出一个自己的选择而已。所以我应该对对领导这么说:

    报告领导,目前因为xxx原因,今晚在活动中做分享的拆书家只有一名能确定参加,其他的都无法确定能参加。这样对参加者的体验必然会有一些影响。目前我能想到的解决方案有两种:

    1. 是xxx,这样做的原因是xxx,好处是xxxx,不好的影响是xxx.
    2. 是xxx,这样做的原因是xxx,好处是xxx,不好的影响是xxx。

    -3-

    Paste_Image.png

    人和人是不同的

    这次之所以这么快会爆发如此冲突,除了我汇报不姿势不正确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和他是属于两种类型的人。

    说到对人按照内在性格划分类型的理论,国内存在了好几种。而disc是相对其他理论来说更加容易上手的理论。

    DISC根据两个维度把人的性格划分为四个象限区间。这两个维度分别是对事/对人,反应快/慢。

    而这4个象限所在区域分别是:

    独裁型(D):目标明确,做事果断,积极主动
    影响型(I):有魅力的,充满热情的,喜欢与人交际
    支持型(S):关注他人感受,缺乏安全感
    谨慎型(C):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看重事实和数据,思考和表达都很有条理。

    Paste_Image.png

    我通过网上的disc测评测出自己是较高的s型特征。所以当我发现当前的活动体验很难满足参与者的需求。我的第一想法就是干脆放弃好了。

    而我的领导在该沟通中充分表现出了d型特征:活动是一定要按期进行的,有问题了,解决问题就好了,而不是不想解决方法马上就放弃。

    在disc体系里,s型人格和d型人格刚好属于矛盾类型的人格,容易发生冲突。所以这两种类型的人沟通的话,如果双方都是按照自己的思维习惯来沟通的话,势必会造成强烈的冲突。

    所以,如果我真的觉得只有取消活动这种选择的话,也必须要在我尝试了自己想到的解决方案以后作出的,并把这些方案行不通的原因都告诉给领导。这样领导才不会产生我并没有为这个目标尽够全力就放弃了。

    ps: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disc,5月13号,我会在雨壳咖啡做一次简单的线下分享,欢迎来参加。感兴趣的后台留言给我就好。

    -4-

    Paste_Image.png

    做错了不可怕,重复做错同样的事情才可怕

    领导之所以发那么大的火,除了我表现出消极被动的态度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这已经不是我的第一次踩雷了。之前就有过一次类似的情况下,自己想采取取消活动的方式解决问题,但被领导组织并提出了一些补救措施才得以让活动继续下去。只不过当时,领导并没有像这回这么激烈的反馈而已。而我也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所以导致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了。

    那么如何避免同样的错误再一次发生呢?

    复盘。看似一个简单的词语,却包含了很多道理。

    及时,是复盘的一个必要的要素。简书一哥彭小六在他的新书《颠覆平庸》中提到了,他在每一次做完分享和活动后都会在返程的路上立刻做一个复盘。原因是这时候自己的记忆还很鲜活,能回忆起很多细节,复盘起来才不会遗漏掉一些关键的环节。如果过一天甚至几天再复盘的话,很多细节都回想不起来了,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复盘不仅仅是总结。很多人以为复盘就是总结活动中做的不好的地方就可以了。可我们往往会发现,这种总结方式对于我们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来说能起到的作用很有限。这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影响我们行为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心智模式。李笑来在他的书和分享里用了另外一个类似的概念来解释这些影响到我们行为的隐藏的力量:元认知。无论是心智模式还是元认知,它都是一种从我们出生到现在通过我们的生长环境以及我们的种种阅历根植在我们潜意识里面的一些对世界的认知以及一些隐形假设。这些认知和假设会使得我们在遇到一些情况的时候能无意识地作出各种反应,即使自己知道这样做不好,也无法避免。

    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里曾经提到他自己的一个例子:

    他发现自己在遇到一些比他优秀的人的时候,会下意识的和对方保持距离,敬而远之。虽然他明知道这样做的话就错过了向他们学习的机会了。可每次他都会下意识的这样做,做完后自己又觉得后悔。于是他终于在发现自己又重蹈覆辙后,及时拿出纸和笔对这次行为做了一次深入的复盘,具体的复盘内容包括:

    1. 当前发生了什么事情
    2. 该事情反映了什么表面上的问题呢?
    3. 实质问题是什么呢?
    4. 在整个事情过程中,我做了哪些假设呢?我有对这些假设做验证吗?
    5. 这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6. 我在事情发生的整个过程中的情绪和感受怎样呢?
    7. 我应该在下一步做些什么呢?

    可以看出来,要做好完整的一次复盘和反思,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复盘所能带来的价值也是需要长期的时间积累慢慢产生的。所以能每天坚持花一定的时间来做复盘的人少之又少。

    我每天早上5点起床后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要对自己前一天的行为做一个复盘和反思。在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这件事情让自己很痛苦,因为自己很多时候都不知道该反思什么,感觉一天下来似乎很忙,但根本不清楚都在忙什么,自然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但幸运的是,我并没有因为最初的不顺利而放弃这个习惯的养成,直到现在,虽然自己直到自己反思的还不够深入和具体,但自己每天如果不做一个反思的话总会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当每次自己察觉到自己做错了什么的时候,虽然有一点懊恼,但自己并不会过分焦虑,因为自己清楚自己会在反思里剖析自己,从而能帮助自己在以后相似的场景里更有可能避免相同的行为发生。

    -end-

    就这样,一次突然的冲突让自己有了意外的收获。而这些收获是从何而来的呢?不就是自己通过对这次冲突进行反思后得来的吗?所以,还没有学会如何反思的朋友,看了我这篇文章后,还等什么呢?从今天开始就开始践行吧,这个世界并不是等我们牛逼了才可以开始的,而是只有我们开始了才能慢慢变的牛逼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次冲突中我学到了哪些职场潜规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hl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