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邱汉桥带你走进百幅经典传世名画背后的故事
《墨兰图》,南宋,郑思肖,纸本水墨,纵25.7厘米、横42.4厘米,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名画鉴赏
《墨兰图》画家以八分法画出两丛兰叶,一瓣兰花,既无根人土,也无石相伴,如浮于虚空。他用笔简括,格调清逸,在画上他自题诗: “何来俯首向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落款为“所南翁丙午正月十五日作此壹卷”,年款只题丙午,而不写元代年号(当时为元大德十年),这些都表明了他捍卫自我,与元朝势不两立的态度。他画兰不画根,寓意为“土为番人夺去,忍著耶!”也是他“此世但除君父外,不曾别受一人恩”的思想体现。
image兰花在这里正是他自我人格的象征,没有根基、寂寞孤傲的一生。他从不肯将自己的墨兰轻易送人,当地方权贵想向他索要时,他断然回答: “头可斫,兰不可得!”
画趣拾珍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一诗句是宋末元初著名诗人郑思肖《寒菊》中的名句,表现了诗人如菊花般孤傲、清高的情怀和信念。也是诗人不屈不移、坚守节操、不向元朝低头、忠于故国的誓言。
image郑思肖(123 9-1316年),少年饱读诗书,怀揣报国大志,他壮年时期,正值南宋末年,山河破碎,国破家亡。郑思肖多次向朝廷上书,进献救国救民之策,却都没被采纳。南宋灭亡后,他誓死不降,隐居在苏州万寿寺、觉报寺一带,改名为思肖(赵的繁体字为“从走从肖”),表示思念赵宋王朝。号所南,表示以“南”为“所”t字忆翁,表示自己不忘故国。
他还特意把他的住所命名为“本穴世界”,这是一种文字哑谜,即把“本”字中的“十”移置在“穴”中,亦即“大宋世界”。这些都表现了郑思肖思念故国、难忘南宋王朝的心迹。
image南宋灭亡后,郑思肖不思茶饭,不受嗟来之食,他每坐必向南,以示自己决不北面做贰臣。后来,他回到福建老家搭船去了印度尼西亚。到达印尼的郑思肖,孤身一人,没有栖身之地。
土地都归属于当地的土酋所有,为了寻得一块属于自己的园林,郑思肖经过多方打探,获悉酋长对中国的茶叶情有独钟,于是他携带着八个装满茶叶的瓷罐前往酋长家。酋长看到郑思肖,很是严肃,但当他看到带来的茶叶后,大喜过望,立刻命人冲泡。茶叶口感极佳,土酋被醇香、浓厚的味道所折服,当他又获知,郑思肖是当世名流后,更加热情。言谈之中,知道郑思肖还没有栖身之地,于是把一英里的土地作为礼物回赠。自此,郑思肖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园林,并取名“八茶罐”作为纪念。600多年来,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今天,“八茶罐”早已成为闻名东南亚的华人市场,那里的侨民也还保留着品茶的习惯。
image郑思肖一生著作很多,诗集《心史》是他用血泪著成的历史实录,此外还有《郑所南先生文集》、《锦钱余笑》、《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郑思肖擅长工画,他在绘画上最大的成就是画兰,他所画的兰,是借物抒情,物象不过是书写胸臆的媒介,所以不斤斤于形似。今存《墨兰图》就是他的传世名作。
1318年(元延祜五年),郑思肖在苏州古刹,孤单地结束了他苦苦挣扎的一生,临终之时,他嘱托好友在他死后竖牌一块,上面写上: “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语讫而终。”
名家小传
郑思肖(1241~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人。原名之因,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字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道教词语)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无根的兰花,寓意南宋失去国土根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