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片,但凡口碑两极,很可能就是难得的好片——
至少它触动了什么,才会有人捍卫。
比如这几天肉叔看的一套城市纪录片,弹幕里吵翻了天。
一边喊:拍得那么丑,根本不是我认识的家乡。
另一边喊:拍的好真实,完全就是我熟悉的家乡。
是的,全是当地人在吵架,还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那就奇怪了,这拍的到底是一个城市么?
肉叔看完之后很确定答案:
是,又不是。
因为啊,它不像城市宣传片,镜头对准一座座辉煌的都市。
而是拍出了这些城市霓虹灯之外的……
“素颜”。
不信咱们打个赌:
哪怕你是当地人,也很可能没见过身后这座城市不为人知的一面——
城市24小时
5集,每集1小时,主角分别是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
为什么说它“不好看”?
举个栗子。
拍成都吧,大家都能猜到一定少不了又憨又萌的大熊猫。
嗯,你只猜对一半。
《城市24小时》拍的不是它们如何卖萌,而是你从未见过的大熊猫的“另一面”。
上一秒画面还是熊猫妈妈紧紧抱住幼崽,旁白以《动物世界》赵忠祥老师的敦厚语气一本正经科普:
动物的本能,让熊猫妈妈具有极高的警觉性,时刻处于备战状态
在宝宝的问题上,即使对最熟悉的饲养员也没得商量
下一秒,pia pia打脸。
饲养员就用一小碗“忘崽蜂蜜”,熊猫妈妈……
瞬间就把儿子给“卖”了
(没错,这段播出时还上了热搜)
就连人见人爱,谁都想冲上去亲一口的熊猫宝宝,在它的镜头里,也是……
饲养员帮助三个月以下熊猫幼崽排出粑粑。
口区……
流……流沙包?
肉叔说大家只猜对一半,是说镜头不仅仅对准大熊猫,而是更多地对准了,人。
饲养员梅燕。
熊猫是成都特色,熊猫饲养员不就是成都特色职业?
“央视爸爸教你拍纪录片”的第一个秘诀:
一座城市的特殊工种,才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特殊风貌。
不信?
来看下面这位熟练地扒在火车厢外,全程吃风的调车员师傅,猜猜他最可能来自哪个城市?
(说印度的,把头伸过来,我保证不打你)
只有车体特别长、经过的路况又特别复杂、司机无法看到所有地方的班列,才需要在旁协助观察的调车员。
这“火车上的蜘蛛人”职业,正是拥有亚洲最大货运列车编组站的铁路城市——郑州的常见职业。
地处京广线和陇海线交界处,中国铁路大十字路口的郑州,平均每10个家庭,就有1个家庭里有铁路职工。
调车员,就是对郑州这座“火车拉出来的城市”的最佳说明。
同样,板车工人,也是厦门鼓浪屿的特色工种。
管道输送的淡水只够日常使用,因此,大量民宿、旅馆的床单用品都要运到另一边清洗。
而岛上蜿蜒窄小的巷子难以行车,只能靠小板车拉货。
板车工人总是趁旅客还没在天亮涌入小岛之前,拉来4000间客房的干净床单,再把脏床单拉走。
走一趟,600斤。
是不是“不好看”?
连鼓浪屿这样的小清新热门打卡地,都不拍点美景,反而拍普普通通的工人。
但,别忘了——
要是没有这200多位板车工人,整个鼓浪屿旅游业立马瘫痪。
无论是熊猫饲养员、调车员、板车工(突然想起重庆的棒棒),地域特色衍生出的特有职业,恰恰是一座城市最不可缺少的元素,他们同样是这个城市的一面。
“不好看”的,还有每个城市的“脏乱差”区域。
深圳。明明有繁华的南山区粤海街道不拍,反而……
花了不少篇幅,去讲那些握手楼密布的“外来务工者聚集地”,占据全市六分之一面积的城中村。
每个房子传出来的各地方言,回荡在逼仄的空间。
拍深圳,为什么要拍这些外来人士?
实际上,这批在深圳生活了二三十年的“外来者”,早就变成了最熟悉这个城市的“本地人”。
他们把家安在了这里,每个人都在这块看似杂乱无章的区域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各有各的活法。
“央视爸爸教你拍纪录片”的第二个秘诀:
人群结构的背后,就是城市的发展历史。
上面深圳南头古村的居民,正好是从九十年代“南下打工潮”中起步的深圳见证人。
同样,郑州富士康科技园旁的城中村张庄,也见证了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
富士康30万的普工,有不少年轻人选择在周边地区租房,张庄就是其中之一。
每到夜晚,这些拿着中低薪水的年轻人,也能享受到属于他们的吃喝玩乐。
无论是老一代打工者定居的深圳南头古村,还是每天在流水线装螺丝、晚上去网吧开黑、去夜市吃麻辣烫的新一代打工者催生的郑州张庄。
这些不起眼的村落,恰恰是城市向前迈进时留下的脚印。
而“央视爸爸教你拍纪录片”还有第三个秘诀:
人们的生活方式,透露着一座城的灵魂。
厦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文艺小清新。
但它的文艺feel,到底来自何处?
很多人是通过宣传片、旅行照片去了解它,误认为是那些卖手工杂货、奶茶咖啡、明信片的网红小店营造出来的。
NoNoNo,《城市24小时》告诉你:图样图森破。
网红店只学到了皮毛。
真正的文艺老炮,反而是当地那些上了年纪的居民。
就像你在厦门沙坡尾能看到各种涂鸦墙,却emmmmmm……
其实并不文艺吧……
但就在不远处。
街尾有一家坚持用传统理发方式42年、名为“理发店”的理发店里。
老板光是往那一坐,就迷离地透着一股复古的文化气息。
肉叔上几个图你就知道。
老物件里啊,永远有“复古”复不出来的岁月味道。
岛上还有“硬核文艺”,雷厝电声乐队。
你听这乐队名,是不是特摇滚?
正当肉叔还在琢磨这乐队是玩雷鬼的啊,还是玩后摇的啊,还是死金的啊……
乐队出场了:
你没看错。
乐队成员都是平均年龄70岁的大爷大妈。
哎,你还真别看不起人家,人家玩乐器,分分钟6到飞起。
今天,那个快被“踩沉了”的热闹小岛,并不是最原汁原味的鼓浪屿。
很多人不知道,鼓浪屿,有中国最早、最大的钢琴博物馆,收藏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名贵钢琴,每一架都比我们“老”得多。
在当地居民的回忆里,鼓浪屿安逸、宁静,家家户户时不时传出令人愉悦的钢琴声、小提琴声。
雷厝电声乐队的大爷大妈,就是从小泡在这浓厚文艺氛围的高阶玩家。
这些居民的生活方式,极力保留了厦门味道的过往。
不是刻意营造的“打卡动作”,而是融入了每个生命最深处的灵魂,必不可少的日常。
无论是从幼儿园一起玩音乐直到头发花白的“过气”乐队。
还是连续三代人都在这里理发的“过时”国营模式理发店。
一座城市真正的灵魂,只能在这些被城市文化深刻入髓的老居民身上看到。
发现了吧?
这部“不好看”的纪录片,全片没几个美丽养眼的自然风光,也没有奢侈品牌密布的繁华大街,几乎都是拍最平凡最不起眼的人和事。
在浮躁的吸睛时代,有人更爱地标建筑扎堆的繁华。
但同样就有人,也喜欢辉煌脚下的平凡。
这当然不是抹黑。
想想看,如果拍郑州,镜头对准的不是见证这座中原都市崛起的国棉厂苏式老楼、1500名医学博士共同守护这个人口大省的全球最大医院郑大一附院、看上去土了吧唧但依然蓬勃传承着的豫剧,而是郑东新区的几座崭新高楼……
还有那股带着胡辣汤和烩面香气的家乡味么?
拍高楼去北上广好了诶……
(别误会,《城市24小时》并不是没拍高楼,那也是城市的一面,只是篇幅少而已)
纪录片不是宣传片,它要的是真实,不是美观。
就像要看清一个人,就得先卸妆(哈哈哈哈哈)。
而要看清一座城,同样要拍它“素颜”。
这部纪录片把一天分为24个小时,捕捉每个城市人群在生活中的碎片化小片段。
它的镜头,总能越过每座城市那些刻意营造的表象,直接对准最不显眼的角落,让城市朴素地面对观众。
未必“好看”,但最“真实”。
比起那些“景”,城市纪录片最重要的是“人”。
人们的工作,人们的爱好,人们的快乐,人们的焦虑……
每一个生活细节,都是这座城送给热爱它的人的礼物。
仔细闻。
是郑州的胡辣汤、武汉的热干面、成都的火锅、鼓浪屿的沙茶、深圳的全世界啥菜系都扔一块大融合的香气——
别怀疑,那就是这座城市的味道。
编辑:海边的曼彻斯特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