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学修心得书法练习
古镜未磨已磨各如何?

古镜未磨已磨各如何?

作者: 刘法欣 | 来源:发表于2021-03-21 11:09 被阅读0次

        晓舜禅师和刘公居士、洞山禅师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很有趣,值得好好把玩。

        云居晓舜禅师,瑞州人也。少年粗猛,忽悟浮幻,投师出家,乃修细行。参洞山。(晓舜禅师出家后以洞山禅师为师参禅。)

        一日入武昌行乞,首谒刘公居士家。士高行,为时所敬,意所与夺,莫不从之。师时年少不知其饱参,颇易之。(一天到武昌行乞,去颇负盛名的刘公居士家拜访,晓舜禅师年轻不知道刘公居士参禅有多么透彻,有点小瞧他。)

        士曰:“老汉有一问,若相契即开疏,如不契即请还山。”(刘公居士说,老汉我有一问,若能相契我便供养,如果不能契合,请回你的寺院。)

        遂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师曰:“黑似漆。”(刘公居士问:人未悟时,本来面目什么样?晓舜师答,一片漆黑。)

        士曰:“磨后如何?”师曰:“照天照地。”(刘公居士接着问,那悟了以后呢?晓舜师答,能照天照地。)

        士长揖曰:“且请上人还山。”拂袖入宅。(刘公居士行个礼说,请你回山去吧。)

        师懡,即还洞山。(  晓舜师很羞愧,就回到师父洞山那里去了。)

        山问其故,师具言其事。山曰:“你问我,我与你道。”( 洞山问清事情原委后说,你用他的问题问我,我来回答你。)

        师理前问:“古镜未磨时如何”?山曰:“此去汉阳不远。”( 晓舜禅师问,古镜未磨时如何?洞山答:这里离汉阳不远。)

        师进后语:“磨后如何”?山曰:“黄鹤楼前鹦鹉洲。”(晓舜师又问,古镜磨后如何?洞山答:黄鹤楼前就是鹦鹉洲。)

        师于言下大悟,机锋不可触。(晓舜师听后大悟,从此机锋锐不可当。)

简析

        晓舜禅师言下悟了什么?一下子变得那么厉害。

        从他对刘公的回答可以看出,那时他的见地与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他知道刘公问的是他的参禅见地,即把古镜比做人们的本心,未磨之时比喻未悟,已磨则表示已悟。

        理论上讲,本心寂然不动不生不灭,无形无相遍一切处,不管是已悟,还是未悟,此心无二无别。刘公把本心(古镜)分未悟时的本心和已悟时的本心来问,显然是在设套,晓舜禅师果然上当了。

        这也怨不得别人,开眼见明,闭眼见暗,是情识分别,而作为本心及其作用的见性,不是明,不是暗,晓舜禅师的回答,不管说未悟还是已悟时的情景,都落在了一边,与本心不得契合。

        刘公问心,晓舜禅师却还是着在了古镜的相上,着在了能照所照的知见上。

        其实本心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然而,明白本心的人,却总能用他们的方式和语言呈现出来。

        “古镜未磨时如何”?“此去汉阳不远。”此地与汉阳有什么区别?未磨的古镜与磨后的古镜不是一面镜吗?未悟与已悟时的本来面目其实是一回事。果然此地即彼地,两地是一体;迷心即悟心,本来无同异。

        “磨后如何”?“黄鹤楼前鹦鹉洲。”磨后的古镜并没有变成另外一面镜子,悟后的本心并没有增减一点什么,它本来无知,却无所不知,它本无照意,却一切明了;它无形无相,而有形有相的万事万物无不于此全然展现,所谓心外无物,物外无心。

        洞山禅师的回答,看似答非所问,却是句句不离本心。晓舜禅师在参禅路上有幸得此二人点拨,福分不浅。

相关文章

  • 古镜未磨已磨各如何?

    晓舜禅师和刘公居士、洞山禅师之间曾经发生的故事,很有趣,值得好好把玩。 云居晓舜禅师,瑞州人也。少...

  • 禅宗公案Φ古镜未磨(一)

    关于【古镜未磨】的公案,目前我找到这样几则: 第一则: 寒山曾问天台山丰干禅师:“古镜未磨时如何照烛?” 师曰:“...

  • 古镜未磨(摘)

    有道禅师当初行脚时,路过一间卖茶的茶坊,因为口渴,就顺道进去想喝杯茶小憩一下,店主一看是位云水僧就热忱招呼,并且问...

  • 古镜未磨时如何照烛

    1 当你还在一些小问题上纠缠时,古人却在纠缠另一个问题。 你纠缠的小问题是:人生的意义何在?生是什么?死是什么?世...

  • 狗屎神秀

    古镜未磨今且磨: 禅师辛苦,快来喝茶有道禅师,一语不发平淡眼光,看了茶架店主领悟,于是说道想必您是,得道禅师小的请...

  • 磨镜

    欲为圣人, 当之若何?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及其学派认为,如果想要成为圣人,就应该存天理而灭人欲,也即是...

  • 磨镜

    我们知道儒家都是要修那一颗仁心的,最后儒家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成仁,而如果想要成仁的话,向内那便是成己,也就是内修,...

  • 《磨镜》

    《磨镜》 浮生随风逐乱波, 人事扰扰尽消磨。 磨得半老心方静, 镜面无风何处波?

  • 磨镜

    所谓“磨镜”,其实便是一个不断的磨砺自己的内心的过程。用先生的原话来讲,魔镜的过程其实便是一个“廓清心体”的过程。...

  • 《赵州录》—前生是因,今生是果

    【问:“古镜①不磨,还照也无?”师云:“前生是因,今生是果。”】 (1)译文: 有学僧问:“古镜没有研磨,还能鉴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镜未磨已磨各如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snc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