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之里仁

作者: 智阳 | 来源:发表于2021-12-13 15:09 被阅读0次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比也。

我的白话解释:孔子说君子立于天下做事,应该秉承不远不近,不抗拒和自己思想不一致的言行,而是要用合道义来衡量做的事情。

在生活中延伸一下:比如今天我给老师讲我在学论语,从第一条开始每天一条,然后老师告诉我说,现在他们的进度在目前我写的这条,让我也从这条开始。

当时嘴上应允着可以,可是内心却起了分别和纠结,我觉得从头开始就像看电视剧一样,一条一条的,多顺畅,也符合自己的习惯,这从半截腰开始,真可谓当不当正不正啊。

什么是起点呢?人出生不就是当下的时间节点为开始吗?难不成所有新的生命都要经历盘古开天辟地的年代吗?那社会也不必发展了,更谈不上发达与进步了。

论语本身就是弟子和孔夫子的对话,哪来的第一第二呢?只不过自己被自己的思维模式束缚住了,为什么要这么在乎次序呢?

这就是成长中自己和自己思想认知的冲击,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是这样由小见大。很多时候,看到一件小事错了,我们喜欢说没事,毛毛雨,正是这毛毛雨也能把衣服打湿。

为了更多的提升自己,横空出世岂不是也是一种次序。

再有在生活工作中,更喜欢方法的使用,因为那样便捷,觉得告诉我一下答案,我就写出来了这道题,可是这道题的解题过程,可懂?下次再有类似的题型,还会解答吗?

还有我们在团队里面做事,领导让我们去做一件事,内心当时就生发起了排斥,对抗,一可能是对领导的不服,我不比你差,凭什么你要吩咐我;二是自己本身能力有限,做不好怕出丑,还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然后各种拒绝。

对人的不服,其实还是我们自己没有接受自己的当下,你身处哪个环境就要说这个环境圈子的话。不服气为什么你不是领导,必定你有哪一方面的欠缺。即便你有能力,但你不具备服从配合这个团队,这就是你自己本身品德的欠缺。

所以人生真的就是一面镜子,各种照见我们自己,但是我们却戴着木头眼镜不去发现自己,拒绝就是对成长自己的一次放弃。

还有一起学习成长的路上,必定会追上很多人,也必定会落下很多人,这就是一种规律,可是这规律的形成是不是也取决于我们自己的选择。

能够同行为朋,分道扬镳也无妨,价值观不同,不强求,但是看清事情的真相,不抨击任何人。都是选择着自己的选择,走着自己的人生路。只不过道不同,不相为谋。

所以人生路上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在哪里?好像没有,只是此刻开始就是起点。做好义之于比。


相关文章

  • 《论语》之里仁

    原文: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比也。 我的白话解释:孔子说君子立于天下做事,应该秉承不远不近,不...

  • 想学仁,就买“学区房”

    蜗牛拆书之《论语》:里仁篇第四 1-2 4.1【原文】子曰:“里仁为美①,择不处仁②,焉得知③?”【注释】①里仁为...

  • 《论语•里仁》仁之美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蔫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夫子说,...

  • 《论语-里仁》里仁为美

    《论语-里仁》第一章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里仁为美:里,即居义。居仁为美,犹孟子云:“仁,人之...

  • 文章整理 《论语》 里仁第四

    整理时间:2019-05-24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文章整理 《论语》 里仁第四 子曰:里仁为...

  • 《论语》之4《里仁》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子曰:“...

  • 圣贤历艰险,豪杰出风尘

    《论语·里仁》 1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 里仁者心里有仁之谓也,为美者以某物为好也,择者选也,处者取也,仁者...

  • 《论语·里仁第四》06:甭费劲,仁就好

    《论语·里仁第四》06:甭费劲,仁就好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

  • 《论语》里仁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 《论语别裁》21|那“仁”却在灯火阑珊处

    《论语》第四篇的题目《里仁》,到底应该怎么解释呢?过去的一般解释认为,“里”就是乡里之里,也就是住的地方,“里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之里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mwj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