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9年。是丹麦的一名生物化学家在研究固醇代谢时发现的。用无脂饲料养的雏鸡出现了皮下出血及贫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当给予正常饲料,特别是苜蓿和鱼粉喂养时,便使出血得到了控制。后来发现在这些食物中能用乙醚提取出一种活性因子。1935年,这种新的脂溶性维生素被发现,可以从肝脏以及多种植物组织中获得。并被命名为维生素K。到1939年,科学家们不仅能够分离出纯的维生素 K,而且能够人工合成维生素 K。所以维生素K又称为抗出血维生素。它是肝脏中凝血酶原和其他凝血因子在生物合成中所必需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25342/4cb2306e53a1b9f2.jpg)
维生素K 对人体的作用
维生素K与血液的凝固有关,它存储在肝脏,能促使肝脏中合成4 种凝血蛋白,用来维持凝血酶原和凝血因子的活力。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维生素K能帮助人体维持骨骼的强壮。骨钙素主要在成骨细胞中合成,生理功能与骨矿化作用有密切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工作显示:老年妇女的骨折发生率与血维生素K水平呈负相关,从所做的骨矿物质密度检查可见,骨矿物质密度值与血维生素K水平呈正相关,而与血浆未羧化骨钙素水平呈负相关。血浆未羧化骨钙素水平的升高可使骨折的相对危险度增加。一些动物研究表明:补充维生素K可以增加钙的储留、减少尿钙分泌量。还有资料显示:维生素K可以抑制前列腺素E2和白细胞介素6 的合成,从而抑制了它们刺激骨重吸收的作用。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25342/da89b4c0c25d533d.jpg)
维生素K在发现以后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从一种仅仅考虑与凝血有关的营养素开始,维生素K现已成为涉及多种生理系统的营养素。几种维生素K依赖蛋白质的确定以及维生素K在骨骼、心血管、神经系统多种活性的认识,都清晰地扩展了对这种营养素生理功能的了解。尽管对这些新的维生素体系尚缺乏足够的了解,但是显然它们对营养学研究提出了重大挑战。
维生素K 的适宜供给量
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K有两个来源,即从食物中摄取和由肠道细菌合成。人体需要的维生素 K 有 40%~50%来自于食物(主要是植物性食物),其余的由肠道细菌合成。一般成人每天总的需要量为2微克/千克体重,如果其中一半由肠道细菌合成,那么从食物中所摄取的量仅为1微克/千克体重。以此推算, 一个成年人每天维生素 K 的摄入量大约为 70~140微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725342/45a14c722f3f851a.jpg)
维生素K 的食物来源
维生素K 广泛分布于食物中,各种食物中维生素 K 的含量不同。依食物中维生素 K 的含量情况将食物分为丰富、良好、一般和微量4个等级,丰富来源有:苜蓿类植物和萝卜缨、绿茶、莴苣、花 茎、甘蓝、牛肝、菠菜;良好来源有:芦笋、咖啡、奶酪、燕麦、黄油、猪肝;一般来源有:青豌豆、牛油、火腿、青豆、蛋类、猪里脊、桃、鸡肝、牛肉、葡萄干;微量来源有:香蕉、面包、苹果 汁、玉米、玉米油、牛奶、柑橘、马铃薯、南瓜、番茄和小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