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写作于我而言是一件还要坚持很久的事情
内容:
叮,手机响了,原来是第三次作业点评完成的提示,看到牛老师精准详尽的点评,不由我放慢了脚步一边看着点评语一边默默点头,嘴里念叨着“对确实是这样,这里写的确实不合适”。吃饭间隙赶紧申请添加老师的微信,想进一步做深入交流,这一次我想好好修改一下自己的文章。
跟着鱼哥学写作已经两年了,在我的写作经历中,能写好一篇文章并不容易,原先想的两年变现,现在看来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其实我心里明白写作对我而言还是一件还需要坚持很久的事情。
1.文章点评看了好几遍依旧有点迷惑的我。
第三次作业的主题是“分享”,看到题目那一刻,我在想自己可以分享些什么?思来想去了很久不知如何着手,要不就写点和妈妈的日常吧。在写的过程中,我刻意回避了以事引点的方法,在平铺直叙中讲述了我和妈妈日常的点滴,对于故事没有刻意的描述,金句不知道怎么添加,故事情节不知如何丰富,面对以上种种疑问,我特意留言给老师,希望他在点评时能给我指点一二。
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是正确的,周一早上点评语如期而至,看到牛老师详尽的解答和分析,我心服口服,可针对老师说的“风格 、体裁、内容跟结构逻辑之间的规划”我却不知如何着手。另外,老师点评时说到“细节必要且充分”也让我有些困惑,我用讲述形式来表达,为何还要详尽呢,详尽不就是啰嗦了吗。
我带着疑惑继续请教,而老师在忙完后的半夜一点多对我的疑问一一解答。老师告诉我任何类型的文字表达都需要经过事前用心规划,事中用心输出,事后用心修改的过程,而从文章结构而言则遵循了鱼哥讲的“理由--细节--连接--验证--升华”五个步骤,他将我的文章按着五个步骤分析后,让我明白了文章架构上存在的问题。而对于文章细节充分且必要,老师则建议我要针对主题体现主题,对内容进行二次筛选,通过事件的细节来准确体现主题中心。
看到老师的解答,我纠结的内心平复了,有了老师分享的写作的方法和经验,再写文章似乎也知道如何着手去考虑架构丰富内容了。如同法国诗人 布瓦洛说的“你的心里想得透彻,你的话自然明白,表达的词语自然会新手拈来。”
2、想在写作中学会思考的我
“无需努力的写作,总的来说就像没有乐趣的阅读”。这句话让我明白,写作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可以写完了事的事情。经历了两年的写作学习,每周打卡让我习惯了写这件事儿,日常记录生活琐事,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想,也许在身边人看来,我是一个爱看书爱写作的人,而只有我自己知道,这只是一种假象而已。我更希望在写作中学会深度思考,去看透问题的本质。
在一次与领导的交流中,对于同一个问题,他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让我看到他思维的宽度和广度,在感叹领导不愧是领导的同时,我也在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分析和解决问题,与领导考虑的内容相比,我没想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而这不仅仅反映在工作中,同样也反映在我写的文章里。
比如第二次的作业中写了“本想当个司机,没成想”,我本意是想写,于我们孝顺父母是应该的,而我们对父母而言也是一种精神寄托。我以一次扫墓的经历讲述了整个过程带给我的思考。但看到老师的点评,我才发现自己对于素材的理解和诠释不够深入,完全可以继续扩充来让内容更生动。比如用牵绊来体现“两代人相互的爱与支持”等等。
有了以上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写作不仅需要合理的架构还需要提高对内容的把控和深挖素材的能力,而这些却恰是今年写作过程中带给我的思考。不过再请教老师后,让我看到自己文章的问题出在哪,应该如何修改。一篇好的文章不应该只是读起来顺畅,更应该通过它去反映一些问题,哪怕这个小问题只对一个人有所启示都是有价值的。
学到一点方法和尝试学习深度思考是我2021年四次打卡悟出的两点,在今后的写作过程中也许还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罗兰曾说过“写作是一条认识自己,认识真理的路,你只要喜欢写,应该随时动笔去写。”而在这条认识自我的路上我还需要坚持很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