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好奇心分为:消遣性好奇心和认知性好奇心。
消遣性好奇心是着迷于一切新奇的事物。比如喜新厌旧、关注娱乐八卦、短视频等等,再比如婴儿会对周围的新鲜事物表现出明显的兴趣,他们会用眼睛看看、用手指碰碰、甚至直接用嘴巴尝尝。这是低层次的。
认知性好奇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它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认知好奇心被认为是内在动机的核心(周国韬,1997)。
我们会关注娱乐八卦,当作谈资;会一不小心刷一个多小时的抖音、头条或者微博,消遣时光;也会因为得知了某个新概念、新名词、新资讯、新技术而心中窃喜,有时还会去别处炫耀。
诚然,消遣性好奇是探索性思维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发现更多的新事物,扩大视野。
但是,若长期只关注于消遣性好奇,就会扼杀我们的其它特质,比如耐心和专注。消遣性好奇会在不断转换关注对象的过程中,耗费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我们需要适时地把消遣性好奇转换为认识性好奇。消遣性好奇让我们知道了“它是什么,它能解决什么问题”,而认识性好奇会促使我们思考“它为什么能解决此问题,它是怎么解决的”。认识性好奇,是对知识的探究,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并持续付出努力。
最后,切忌不要把“对好奇的实践”和“快速简单地获取信息”相混淆。真正的好奇,是需要刻意练习去培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