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新世相发给我的纸质书《长恨歌》得知王安忆这个女作家,由于当时正处于考研备考期间,那本书我并没有认真读完,以至于现在只记得女主角“王琦瑶”了。
读完《上种红菱下种藕》,被秧宝宝的故事打动,特意查询了这个作者,得知她是不仅是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主席,还是复旦大学的教授。更令我惊讶的是,她是《百合花》作者茹志娟老师的女儿。得知这些,我对她的敬佩更增三分。
《上种红菱下种藕》这部小说写于2001年。由于父母外出经商,十一二岁的乡下小姑娘秧宝宝被送到华舍镇的一个老师家寄宿。在这里,她和好说好动的蒋芽儿成为了好朋友游荡在街头小巷,一面处于儿童的认知成长阶段,一面见证着江南水乡的人事变迁。
02.
秧宝宝不似张柔桑那般优雅安静,也不似蒋芽儿那样疯癫外向,她傲气十足却也十分羞涩。在李老师家,她有种林黛玉般寄人篱下之感,刚开始那会儿她总是“轻着手脚,生怕弄出一点声音,吵醒了家里的什么人”。
随着慢慢深入,秧宝宝与李老师的儿媳陆国慎有了一层神秘的友谊:陆国慎会给秧宝宝装好中午吃的饭菜,秧宝宝上学出门前会给陆国慎轻轻挥手;陆国慎给她梳头编辫子,秧宝宝给陆国慎偷偷送头鸡蛋,甚至悄悄给她女儿小好织帽子。她们之间有种超越年龄的友谊,彼此关心爱护而又不必挑破,互补言语也能心领神会。
李老师的女儿闪闪是个名副其实的女强人,她心直口快,说到做到,也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起初她对秧宝宝冷言冷语,然而不知不觉之中和秧宝宝慢慢成为朋友。
秧宝宝和张柔桑的关系在书中写得很是微妙。她俩原本是无话不说好朋友,但秧宝宝与蒋芽儿混上后,她们俩中间便有了一层隔阂。无论是友情还是爱情,三个人中终究是多一个人的,于是秧宝宝成了张柔桑和蒋芽儿“争夺”的对象,直到张柔桑找到了另一个好朋友,她们之间的关系才重新平衡。
除了年轻一代,书中还刻画了一个老人形象:公公。由于秧宝宝家中无人,邻居公公:便住进了他们屋看家。公公耳背,养鸡养鹅种瓜种豆。公公一生都梦想有自己的房子,在他老去之前,他为自己打了口棺材挖了个阴穴成为乡里奇闻,不料却被土葬改委会百般阻挠。善良、正直的老人还是没能住进自己的房子,他常唱的歌谣“上种红菱下种藕”也成为这部小说的名字由来,永远的回荡在我们的心中。
03.
这部小说以秧宝宝几人的视角记录着那些过去的年代,这也让我想起了我童年时的种种:在同学间我是孩子王,常常拉帮结派各种冒险,下河捉蝌蚪、路边烤红薯、钻山洞、喝泉水……后来我也曾寄宿在亲戚家、学校,在爱与友情里不断成长。
现在想想,年少时天真无邪的时光早已不复返了,转学后那些好朋友也都散落各方,彼此不再相见。
这本书的特色是它那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每一句话都像是一个电影镜头,带领着读者游走在江南水乡,巧妙地描绘着每一个朴素而精致的场景。
在小说结尾,秧宝宝再一次转学远离家乡,小镇的记忆随公交车的远离去而渐行渐远。她离开后,那里又会发生什么呢?她还会再次遇见黄久香、陆国慎、蒋芽儿这些好朋友吗?她会遇见自己的爱情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