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一梅说: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功课,可能会有人提供一点帮助,但最终任何事情都要自己解决。我经常有那种感觉,如果这个事情来了,你却没有勇敢地去解决掉,它一定会再来。生活真是这样,它会让你一次一次地去做这个功课直到你学会为止。
今晚散步时想,经历那么多,它到底想让我从中学习什么功课呢?
是为了学习生命的无助吗?
自己对健康的认知和八九年来每年一次小感冒的真实案例,对浑身病痛的他却完全无助,他对健康的无知(不懂健康饮食,无锻炼意识,失眠也不想着去如何改善,焦虑却不知如何化解),恶习(嗜烟上瘾,脾性急躁),不相信知识(知识无用论)和完全没有学习的意愿(给它买了一个中医奇才写的最通俗易懂的中医书,完全不看),让我这个真实的鲜活健康案例也没法改变他对健康的 认知和他的健康恶习,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一天天病魔缠身,被病痛折磨着老去。
就发现,生命到了最后原来都是孤独的,他人丝毫影响不到你,你也无论多么努力的善意的想改变他人却最终无疾而终,我们都活在一个由自己经年累月亲手打造的坚硬如铁的壳里;
是为了看清生命的真相吗?
它不热血励志,也不消极沉沦, 它不抗争,不逃避,风来了,它就随风招展,风走了,它就真实随性,面对陷入困境的泥潭,它会臣服,他懂得接纳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在接纳的前提下,找准落脚点,稳住,然后跨出去,继续前进。
是为了看清人性的本质吗?
它既不人性本善,也非人性本恶,它不过是环境的产物罢了。首先,它会遵从大的社会环境,比如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则和法律底线,违反法律底线的会被丢进监狱,违反社会道德规则的会被周围的人孤立排挤;其次 ,它会遵从“社区”和家庭的规范,违反社区规范的会被孤立,甚至驱逐,违反家庭规则的可能都得不到家人的爱;最后是它职业的生存环境,不符合其筛选条件的都进不去,更别提生存了,为了生存下去,它会最大限度的遵循职业环境;为了活下去,它就必须适应环境,真的遵从了达尔文的优胜劣汰定律。
环境恶化,人性就随之显露它恶的一面,比如《艽野尘梦》里在行军途中弹尽粮绝时发生的一幕幕人吃人惨案,电影《1942》里由于干旱颗粒无收的农民大迁徙途中为了填饱肚子卖儿卖女,同样一部人吃人的惨剧;
环境适宜,它就显现它善的一面,比如唐朝贞观之治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的和平盛况,人民安居乐业;《窗边的小豆豆》里孩子在校长的创新教育环境下一边享受学习的乐趣一边自由快乐的成长。
是为了学会去如何去爱吗?
素黑说“自爱就是认真的喝一杯水,仔细的咀嚼一口饭”,对于自爱部分,自己已经过关:做各种尝试了解自己,根据需要主动进行终身自我教育,学习各种新技能,以满足自己身心发展的需要。
而学会去爱更准确的说是付出去爱他人吧!去适度的信任他人,给予他人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人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善意,在付出中感受爱,在爱中修行。这确实是自己该修行的功课。
是为了找到真实的自己吗?
做了无数尝试,屡败屡战,不就是想在现实和理想中找到一种平衡吗?既不完全妥协,也不一味斗争,既能在与现实的交涉中恰如其分的融入,也不至于让内心的热忱熄灭,顺应天性,自由成长,这就是恰如其分的做自己吧!
是为了看清生活的本质吗?
它既不是一直幸福快乐,也不是完全痛苦抑郁,而是福祸参半,喜忧相连。所以,对幸福的一味追逐注定会头撞南墙,血流不止,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分别心,有了分别心,才有非黑即白,善恶对立,男女有别,成功失败,幸福失望,完美残缺…而生活本来的面目恰好是二者的结合,重视其中一面排斥另一面都只会自添苦恼,物极必反,惟有去掉分别心,才能看见真实,才能于平淡处看见“绚烂”。
写在最后的话:
人生每个阶段都有要学习的“功课”,重要的是带着觉性去生活,从自身发生的事去深刻反思,从中找到“功课”的蛛丝马迹,以免“功课”越来越大,大到你无力承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