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幼儿园开始,在学习方面很少让我操心,我把女儿的自立简单归结为女儿已经慢慢养成的好的学习习惯。但是,自从女儿升入三年级以来,我本来以为随着年龄的增大,我可以做甩手掌柜了,不必再担心女儿学习方面的问题。但事实上,在小学阶段,家长的帮助和监督从来不该缺席。
女儿升入三年级以来,在语文学习方面,她需要开始练习写作文了,首先说字数要求在三百字左右,大部分是命题作文,而且因为是习作初期,往往会给几个现成的词语来串联故事,三年级上学期练习最多的是童话类写作。本来以为女儿对于应该得心应手,因为她的想象力很丰富,但是,奈何三年级写作文不能再注拼音,所以,她发愁的不是写作文,而是如何避开不会写的字而换一种表达方式,或者干脆少写一些,这样,写作的效果就大打折扣。数学方面,数学题不再像一二年级那么简单,看一眼,读一次就能明白题意,很多稍微难一些的题都暗藏条件,不是一步就能解出来的,于是,数学题的挑战也让女儿有了一种小小的挫败感。似乎她还不习惯深入思考,或者说得更直接一些,她的做题思维有些吃力。这成了我和女儿都比较焦躁的事儿。不仅女儿,我也恍惚有一种:原来女儿不是天才的质疑。尽管,我本来就知道自己的孩子不是那种很聪明,一点就通,一学就会的孩子,但是,还是有一种失落。甚至这种心情刚开始影响到了我辅导女儿的态度。在她不能快速的接受新知时,我往往按捺不住加一句负面评价。例如:老师没给你讲啊?上课怎么不好好听课,只要认真听,就不可能不会!你怎么回事,怎么听不懂啊,真气人……类似这样的话语每次都顺嘴跑出来二次伤害女儿。于是有时候,女儿在看我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她就会撒娇说:“我不喜欢数学,我不想学了。”她是说者无意,可能只是发泄对困难的无奈,但我听者有心啊,我很清楚,孩子最会察言观色,然后在大人面前说出自己的非分要求或者是表达自己平时不太敢表达的意图。于是,换做我在心里着急了。我就会自责不该在孩子需要帮助时,那么没有耐心还贬损她,让她有了畏难情绪。
这件事也让我想到一位“不太负责任”的妈妈,这位妈妈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在外人看来是真不太负责任。她家三个孩子,她又跟很能干,很忙,因此,女儿们的生活和学习,她基本属于散养状态。但只要孩子有什么需求,她能做到就做到,做不到,想办法也做到。例如,她没时间给孩子们准备早饭,于是,她的两个比较大一点的女儿会自己想吃什么做什么。她会给两个女儿买好不同的食材。女儿们在她面前抱怨学习有困难,她有一句万能应答---学习中有困难很正常,但妈妈相信你能自己克服!她从来没有手把手教过孩子,孩子们也只是在跟她抱怨后获得一份加持然后独自面对新问题。但是很神奇的是:两个女儿学习还很不错。
我结合自己做妈妈的表现,我觉得,自己犯了几个错误,管得太多,太细,太宽。女儿向我请教难题也好,遇到困难也罢,本质上是需要一句鼓励的话罢了。而我呢?忙倒是也帮了,不一定有包办代替的成分!更重要的是我剥夺了孩子自己克服困难的体验。第二,我鼓励孩子少,批评多,这种随口而出的批评,看似也是妈妈负责任的一种表现,实则还不如不管。负面的情绪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她自己对自己产生质疑,一旦种下了不相信自己能力的种子,孩子就会大小事求父母帮忙以获得不挨骂的安全感!
也许只有在学习方面认真指导过孩子,并发现自己方式,付出小于回报的家长才能领略到我想要表达的意思,作为妈妈,我需要时常提醒自己,不越界,不打击孩子。让孩子有能力真正面对困难,又在心中知道自己心有靠山!所以,有时候,父母的不缺席可以以负责任的,缺席的方式呈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