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听到读书也需要福报的时候,特别认可这句话。虽然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感受到了精神得到满足的喜悦,也会有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打开心结的时候。但更多的人却会将书拒之门外,将可以改变自己思维的观念拒之千里。慢慢地在与人相交中,就有了一种感觉,你觉得可以改变自己也可带给别人新的可能性的书,在别人看来却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书可看,有书能看,真的是一种福报,福报不足是无论如何也看不进去的。
我的小弟弟从高中毕业之后,就一直想要做成点事,好让别人能够看得起。却在一次次地尝试中以失败而告终。在村子里,我们俩成了两个极端的典型。村中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说你要向老大学习,踏实认真努力;千万不要向三儿学习,那是个哗拉蛋(方言中的音),不成器。其实,我都不知道我怎么就成了正面的榜样,但我却知道小弟弟的负面形象是怎么来的。他那时候整天像丢了魂一样,六神无主,总是一副飘飘然的感觉。
父亲每每看到小弟弟就会说,一个大小伙子,一天天地没个精神头。这时候正应该精力充沛,干什么都会活力无限,怎么天天地耷拉个脑袋,一副倒霉相。小弟弟外出打工,想找个出路,却处处碰壁,用他自己的形容,真是人要不顺,喝凉水都冰牙,他说,即使他跟一个人同时上公交车,那个人站的旁边,一会就有人下车,他站在哪里都不行,只要他一挪开,座位就会出现。
当我从读书当中得到一些心得,体会到一个人只有明理之后才会心安,心安才会真正地进取。如果心不明眼就不亮,在黑暗中摸索也许会在原地踏步而不自知。
所以,春节的时候,我带回两本书,其中一本《智慧行》留给了他。他跟我说了一句话:“你现在已经吃喝不愁,可以学FO,可以看看书,我现在连饭都吃不上,哪有时间来看书学习。”我就知道这本书给错了,因为智慧行是教一个人以无我利他的心来做世间的事情,无论在行住卧中都可以善用其心,在这些日常的琐碎生活中修炼一颗真心。
很多年过去,弟弟已经从那个被村邻当成负面的状态转成了被人正面欢迎,也解决了温饱走向了不错的物质生活,书却仍然跟他产生不了什么关系。偶尔地看看我写的东西,回味一下我们曾经的过往,感受一下当下的生活,这已经就很不错了。
书中有真东西,但也需要一颗真心去体会,当心不宁静的时候是很难体会的,而心乱却又是需要去读的。当然,一切的结果都源于自己的选择,在闹心的时候去读,可能就会体会到静。选择的主动权一直在每个人手里,只是看福报够不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