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有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有感

作者: 邶邶go | 来源:发表于2024-10-15 11:43 被阅读0次

《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提出了一个模型:

人生有“影响圈”、“关注圈”两个圈子,前者是我们力所能及、能够改变的范围;后者是只能评论、无法改变的范围。

积极主动的人,会在影响圈中专心耕耘,而非关注圈。

长此以往,影响圈将不断扩大。

在自身能接触、了解的事项中,当自己能力变强了,可掌控的事情多了,那么焦虑迷茫自然也就少了。

然而,想要扩大影响圈,唯一的办法就是持续深耕。

我们常常听到“等你上大学了就好了”、“等你工作了就安心了”、“等你结婚了就稳定了”、“等你熬出头了就轻松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话。

但历经世事后,我们才发现,人生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期待某个阶段就能一劳永逸,终究是不现实的。

哪怕付出了巨大代价,也往往难以抵达那个可以高枕无忧的“理想国”。

而持续深耕,提升认知,把我们“能应对风险与不确定”的能力作为“定数”,无疑是最能增加我们掌控人生底气的途径。

正如《奇葩说》综艺中,熊浩说过的一句话:

“没有能力就没有自由,自由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能力的结果。”

积跬步可致千里,积怠惰则致深渊。

你持续深耕的能力有多强,面对生活不确定性的底气就有多足,也就能在多变的世界中拥有更多的自由与选择。

马斯克曾在一次采访中被问道:

“你觉得最有挑战性的事情是什么?”

在场人都以为他的回答会是某次艰巨的任务或是难以实现的理想,这类存在技术壁垒或常人难以企及的事情。

结果却出乎所有人意料,他思考了一会,回答:

“及时纠正错误,并且反馈循环。”

拥有自我纠错能力,就意味着能修正那条实现理想的人生路线,意味着少走弯路,更快通向捷径。

而自我纠错,修正路线,可以通过复盘来实现。

那些能够“一秒钟洞察真相”的人,往往是经历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后,善于从经验中提炼智慧,深入探寻事物的底层逻辑,总结普遍规律,进而做到举一反三。

世界广阔,人生漫长,我们所面对的事物更是纷繁多样。

一定要学会从纷杂混乱的欲望和头绪中及时抽身而出,以旁观者的冷静视角,不带个人情绪地审视当前的处境或问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如抽丝剥茧般,看清事物的全貌,精准地切中问题的本质所在。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作者史蒂芬·柯维曾用“情感银行”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他看来,每一次释放善意,相当于往情感银行里储蓄一笔存款。

如果存款丰厚,那么一些小的摩擦和误解,可以很快被原谅。

但若余额告急,或是债台高筑,任何小事都可能变成大事。

天才就是当身边所有人都进入非理性状态时还能继续正常行事的人。

——拿破仑(Napoleon)

世界上有许多再明显不过却鲜有人注意的事。

——夏洛克·福尔摩斯(Sherlock Holmes)

曾看过一句话,“成长真的就是一件不断跟自己妥协的事情。好朋友渐行渐远,誓言说变就变,从哭着嫉妒到笑着羡慕。以前最讨厌吃的东西,如今刻意嚼得谈笑风生。”

时间总是擅长将一个人的成长经历酿造成酒,经久弥香,却让人不敢轻易开坛。

因为酒尚在,酿酒的人却远了。

拿破仑·希尔的《思考致富》

银河十五部曲、日本悬疑小说、时间贫穷、金钱心理学

一句话说得很好:

“你不用跟别人打听我,因为我对每个人都不一样。”

若是仗着“关系好”,一味透支情感账户,那么当你真正遇到困难时,也很难有人愿意对你出手相助。

相反,懂得在关系中“有来有往”,不将别人的帮助当理所当然,懂得珍惜他人的付出,持续往情感账户里储蓄的人,才会有更多人聚集在你身边。

关键时刻,也能收获更多的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读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nzo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