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朋友讲带孩子去参加乐高课程体验,孩子本身对这个东西不是很感兴趣,这是前提。
同时一起上课得 另一个孩子从开始上课就很专注地听,认真做,相比较而言自己孩子表现很不尽如人意。妈妈很生气,强忍着怒火让孩子好好做,越是这样孩子就好像要跟你对着干一样,表现越差。课后老师的点评环节,夸高睬低,也可能是销售的惯用伎俩,利用痛点让家长焦虑,进而报课程。
殊不知,销售的这一举动,直接把朋友的心都震碎了,是啊谁愿意听别人说自己孩子有问题是问题儿童呢?
孩子有哪些不足,当然可以指出来,这是教育的初衷。但是不能用这种方式,难道你家的课程就全能了?包治百病?
教育从业者首先要能够了解孩子吧,知道孩子的发展特点,再来客观公正地评价孩子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