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二)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二)

作者: 微风吹过冬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6-28 17:54 被阅读0次

课前,教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有感觉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你能想到哪些秋的诗句

秋思-悲凉

师:不谋而合,注定有缘

生再读,要读出悲凉

文本呈现出怎样的秋景?

二、比较

南国之秋 “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给本文做个腰封,北国之秋如何?

北国之秋 色彩很浓,回味很永

三、文本研读

1.北国之秋色彩很浓,表现在哪里?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十》

初读的时候,对景物的感觉?

12段,“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

颓废

国外的诗歌,萧索

3段,牵牛花,色彩;秋草做陪衬

师:你感受到什么?

破屋-泡茶-淡淡的悠闲,中国文人的气息——有越回味越深刻的悲凉

文人秋士的情怀

            郁达夫

三岁丧亲,家庭窘迫;

留学日本,饱受歧视;

感情波澜,婚姻坎坷。

2.请问你从文章中除了“悲”还能读出什么其他情感?他是怎么把“情感”写出来的?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我很喜欢这秋天,不想它走

对比感受

除了悲凉,还有很深的情感——热爱

读了结尾,还想不想读读开头?

生:读出思念

师:如果说爱上一个人,会想念一座城市

从字词句式角度读出情感,还有哪些词可以读出特别的情感?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可是

写作时间:1934

家国情怀

这样的爱,故都的秋,引入《郁达夫日记》“八月十七日(七月初八),星期五,晴爽  晨起,为王余杞写了二千字,题名《故都的秋》,犹言不尽心中所爱......中午有客来谈,下午为一已故同乡子女抚育问题,商议到夜,晚上金任先生在大美菜馆请吃饭”

哎,天可真凉啊——读,生读;师读——浓浓的生活气息。没有写名胜古迹。

写了哪些生活中的场景?因为熟悉,所以深刻。

师讲述自己来磐安住酒店时酒店人员介绍磐安特产,引入文本中的语句。

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的人生的心情。——郁达夫《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结束语:这样的秋,怎能不爱?......我愿意用三分之二的零头,换得一次45分钟的遇见。

四、1.作业

2.任务群阅读:老舍《北平的秋》《想北平》郁达夫《江南的春景》《钓台的春昼》《达夫散文集》《达夫短篇小说集》《散文写作艺术指要》

相关文章

  •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二)

    课前,教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有感觉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你能想到哪些秋的诗句 秋思-悲凉 师:不谋而合,注定有缘...

  •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一)

    一、出示一幅图画 。问你从画中看出了什么? 让我们回到文字中感受秋意 二、 1.齐读三段中“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吧——...

  •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四)

    一、导入 高一学的第一篇文章?《沁园春长沙》 齐读上阕。景有什么特点?生机盎然 秋在文人墨客笔下有很多情愫,今天来...

  •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三)

    一、导入 磐安的秋,有什么特点?齐答:冷 请课代表回答,用几个形容词描述。萧瑟等 二、女生齐读第一段,男...

  • 《故都的秋》教学记录(五)

    一、导入 电视与文本,哪个更好? 二、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

  • 故都的秋

    一、导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笔下的秋天给人一...

  • 故都的秋

    蓝天白云飘,秋意渐浓时

  • 故都的秋

    今日霜降,金黄的落叶在秋风的催促下,唰啦啦,飘零而下。温热的太阳慈祥的抚摸着这片秋黄景象。 昨天,单位...

  • 《故都的秋》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赶...

  • 故都的秋

    今夜不听魔鬼中的天使,不听爵士乐,独听离人。仿佛只有这样舒缓的曲调才称得起此时的心境和这样一份情怀……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be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