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三)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三)

作者: 微风吹过冬天 | 来源:发表于2019-07-07 18:38 被阅读0次

         

一、导入

磐安的秋,有什么特点?齐答:冷

请课代表回答,用几个形容词描述。萧瑟等

二、女生齐读第一段,男生找描写秋的词语

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对于这样的秋景,郁达夫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齐读第二段。师正音。你找到答案了吗?悲秋吗?

生:不是。第一段,不远千里,饱尝

仅仅只是向往、喜欢吗?文章最后三段

齐读最后三段。

能不能找到有一句话能表达作者的情感,不仅仅是向往、喜欢?最后一句

挚爱

13段,对比,说明了什么?突出了什么?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

作者为什么挚爱悲凉的秋?

特定的秋

三、有哪些景物体现哪些特点?什么情感?

1.师读第3段 郁达夫笔下的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展现了怎样的意境?

一椽破屋

一碗浓茶

院子

很高、碧绿的天色     

驯鸽的飞声

漏下来的日光

破壁腰里的蓝朵牵牛花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

——残败  疏淡    闲雅

2.仿照老师的示例,学生用五分钟时间完成

(1)槐树的落蕊  用一两个形容词描述

极微细极柔软

(2)秋蝉

生:普遍 热闹

师:秋蝉声音怎样?衰弱的。热闹?

有一点悲伤

(3)秋雨

生:悠闲 和谐

(4)果树

这些景物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闲适、悲,有没有文人的雅?

哪里读到?散文,古典诗词

3段 芦花 柳影 虫唱,亭台山水寺庙

——文人的意趣

四、所有的景物都只具有这些特点吗?

感到淡淡的喜悦?

除了闲、雅、悲、诗意外,还有没有其他的?

这些景是在哪里看到的?

秋雨 见到的是熟人,缓慢悠闲的声调

秋蝉 家虫

落蕊

——生活的况味

散文选景中的质朴特点 淡  雅 逸

《杂诗》

中国文人,在形与神上——

这种追求,古已有之

秋阴 留得残荷听雨声

苏轼《枯石 图》

朱良志《曲院风荷》

五、写作时间

老舍《想北平》这种爱,是想说而说不出的。 要落泪了。

中华民国大事记(1934年)

在本文中,能不能读出这种情感?从所写景物中去考虑。

郁达夫选择的秋景,是按自己的喜好选择的。仿佛不能找到如老舍般的情感

——言为心声。更多关注自己的内心感受

故都深涵咏 “秋”意兴味浓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不是他独有的,是一批文人所特有的。

回到文本。找出优美的语句,朗读

齐读第四段。

齐读第七段。

小结。品读了文人的秋

相关文章

  •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三)

    一、导入 磐安的秋,有什么特点?齐答:冷 请课代表回答,用几个形容词描述。萧瑟等 二、女生齐读第一段,男...

  •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一)

    一、出示一幅图画 。问你从画中看出了什么? 让我们回到文字中感受秋意 二、 1.齐读三段中“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吧——...

  •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四)

    一、导入 高一学的第一篇文章?《沁园春长沙》 齐读上阕。景有什么特点?生机盎然 秋在文人墨客笔下有很多情愫,今天来...

  • 《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二)

    课前,教师让学生找出自己最有感觉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你能想到哪些秋的诗句 秋思-悲凉 师:不谋而合,注定有缘...

  • 《故都的秋》教学记录(五)

    一、导入 电视与文本,哪个更好? 二、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

  • 故都的秋

    一、导入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笔下的秋天给人一...

  • 故都的秋

    蓝天白云飘,秋意渐浓时

  • 故都的秋

    今日霜降,金黄的落叶在秋风的催促下,唰啦啦,飘零而下。温热的太阳慈祥的抚摸着这片秋黄景象。 昨天,单位...

  • 《故都的秋》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赶...

  • 故都的秋

    今夜不听魔鬼中的天使,不听爵士乐,独听离人。仿佛只有这样舒缓的曲调才称得起此时的心境和这样一份情怀……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都的秋》课堂教学记录(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ldi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