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曾经评论自己的创作: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
翻译一下,大概意思是:我的文章吧,咋写咋有,老牛×了,有时候连我自己都整不明白是咋写出来的。
这种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自非一般人所能启及。作为常人,练熟几套罗汉拳,才是向高手进阶的路数。
演讲稿的写作,有哪些常用的结构呢?
1|归纳结构
1.模块化 比如:罗振宇2020年的跨年演讲,虽然时间跨度长达4个小时,洋洋洒洒,信息量极大,但整体结构只是6大模块:1.中国经济到底怎么样;2.中国消费市场有什么新机会;3.钱从哪里来;4.教育在发生什么;5.中国科技的下一步在哪里;6. 中国制造业的优势会消失吗?
2.时空逻辑 即以时间线或者空间变换组织内容。比如,一位著名女记者的5分钟演讲,是这样组织内容的:
“10年前,从拉萨飞回北京的飞机上,我的身边坐了一个50多岁的女人。她是30年前去援藏的,这是第一次,因为治病而离开……”
“5年前,我采访了一个人,这个人在火车上买了一块五毛的水,然后他向列车员要发票……”
“去年,我认识了一个人。我们在一起吃饭,这个60多岁的男人说起丰台区一所民工小学被拆迁的事……”
3.前人总结模型 把前人总结的、流传较广的模型作为结构,拆解内容纳入其中,在人们熟悉的模型中,旧瓶装新酒,令人耳目一新。
比如:稻盛和夫曾经说,物质分为自燃型、可燃型和不燃型3种,而人也分这样的3种。我们不妨把稻盛先生的这一模型,加入具体案例,说明一个观点。
再如:有一段经典的话,人生会经历3次成长,第一次是发现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第二次是发现自己无论再怎么努力,有些事情还是无能为力;第三次是明知道自己无能为力,还是会竭尽全力。以此为结构,填充内容,也可以成就一篇演讲稿。
2|演绎结构
依照主题的逻辑顺序,组织内容。
1.工程师逻辑 即我遇到了一个问题,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把问题解决了。
2.金字塔原理 咨询公司最常用的演示结构,由现状、冲突、问题、回答4个模块组成。比如:
大概10年前,我在500强做团队主管时,正好遇到分公司新任一把手下来调研。座谈会上,领导让我们随意谈谈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我当时年轻气盛,想在领导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便慷慨激昂的讲了5分钟。(现状或背景)
讲完后,领导和蔼地说:“你这段话激情有余,但逻辑不足,一开始说后线部门服务效率不高,但你举的例子又是说人家态度不好……”(冲突)
当时我就知道演砸了,这对自认为口才不错的我是个打击,要知道我可看了不少演讲的视频啊。甚至还意淫着有机会在万众瞩目之下飚上几句:“I have a dream !”(问题)
可后来明白演讲和商务表达完全是两码事,于是我就下决心一定要提高自己的商务表达能力。(回答)
3.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模型 前些年,一位央视的著名主持人,曾经做过一个关于雾霾的爆款演讲。演讲内容很长,但总体上遵循着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即:1.雾霾是什么?2.雾霾是怎么来的?3.我们应该怎么办?
4. 黄金圈结构 宗师级人物更喜欢用的一种结构,通常不仅仅提供一种解决方案,而是宣扬一种价值观。它们从问题本身入手,然后是如何做,最后才说是什么,即“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比如,苹果公司可以这样宣传他们的产品:
我们做了最棒的电脑(是什么)。
这款电脑设计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为什么)。
你想要买一台吗?(怎么办)
而乔布斯是如何介绍苹果的呢?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创新和突破。我们坚信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思考(为什么)。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将产品设计得十分精美,使用简单,界面友好。(怎么办)
在挑战现状,以不同方式思考的过程中,我们做出了最棒的电脑。你要不要来一台?(是什么)
3|经历+感悟结构
使用最多的一种演讲结构,通常是讲述一段真实的人生经历,或者讲一个曲折的故事,然后总结从经历中得到什么感悟,从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哲理。比如:
有一个富翁,想娶一个聪慧的妻子,有3个女孩备选。富翁给每个人1000元,要求她们想办法把房间装满。
第一个女孩买了棉花,装满了房间的1/2。
第二个女孩买了气球,装满房间3/4。
第三个女孩买了蜡烛,让烛光充满了整个房间。
最终,富翁选了她们之中胸部最大的那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了解客户的真实需求是多么重要。
(《像TED一样演讲》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