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13

作者: 付志云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16:43 被阅读0次
    2017-08-13

    学英语?要三思

    由于职业的缘故,经常有人问我英语怎么学。呃,这个,嗯,还是先讲个故事吧。

    一个学英语的故事

    话说,once upon a time,有一个乡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地小镇的初中。入学的新鲜感和兴奋劲还没过,他就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英语好难啊。

    天哪,要知道,这之前他可连ABCD都没接触过呀。你想象得到他第一节课听那个胖胖的女老师不管不顾地讲“鸟语”时的痛苦吗?换成现在的孩子,心里估计早已经奔腾过几万只大羊驼(llama)了吧。

    还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乡里的娃儿敢摸虾。虽然一上来就挨了一闷棍,一脸懵圈,少年可也不是吓大的。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郑重地,在课本每个蝌蚪大的单词下都写下谐音的汉字。比如“古德 毛宁”,“三口油”,“好肚 油肚”,“爱老虎油”啊之类(相信全中国上了一定年龄,且学过几天英语的人都懂的)。然后呢,就每天咬着牙,硬着头皮,反反复复念这些字。

    结果呢,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总分挤进了全年级十几名,开心极了(一个农村娃啊,不容易)。但是,英语却刚60几分(满分100)。到了期末,英语就将将60分整。唉,怎么办呢?

    英语学习过程的痛苦(看着一套鬼画符,念着另一套鬼画符,你试试看)和结果的惨不忍睹,让少年心灰意冷,竟第一次萌生辍学的念头。

    再一次,好强的少年咬着牙挺住了,选择坚持下去。但是,接下来到底该怎么办呢?

    一没英语底子,二无“高人”名师指点,三缺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各类学习App,要是你,你会怎么办?

    什么方法?方法,不是问题

    提到学英语,很多人一上来就问:有什么方法啊?

    其实,停下来想想,不难明白,天底下根本就不存在适合所有人的、一定成功的方法。

    每个人都不一样嘛。而所谓方法,也不过是人在特定的实践中反复摸索,不断试错,验证与调整的动态过程而已。

    先有具体的现实情景,后才有动态应对的方法。具体的人不同,情景迥异,方法自然大相径庭。可惜,很多人一开始就本末倒置。

    鲁迅先生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学英语,哪有什么一定之法。只有你终下决心,迈开双腿,往前走,属于自己的路自然而然地,在脚下慢慢出现,缓缓铺展开去。

    俗话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李阳有李阳的方法,俞敏洪有俞敏洪的招,李笑来也有李笑来的方法论。明白了,人各有异,条件不同,各人有各人的方法,这才算真正学习的起点。

    学英语,怎么(how)不是问题,多少(how much)才是关键。

    天生愚钝如郭靖,只是每日勤练,不学会一招就绝不练下一招,最终还不是练就绝世神功 —— 降龙十八掌,成了一代大侠。

    那个故事里的少年根本不知道有什么学习方法,他也就是横下一条心,每天花时间在英语上。

    早晚自习认真读背,上课认真听讲,课下认真做每一道题。

    唯一算得上“独门秘籍”的不过是一本蓝皮小英汉词典。他每天都会拿着它翻读一气,翻到哪就读哪,囫囵吞枣,也不求记住。最后,词典的边沿翻毛了,黑乎乎的。

    什么是学习?不懂什么是学习,怎么好好学习

    很多人学英语的第二个困恼是坚持不下去。

    “要是我有毅力就好了!”是不是很熟悉?

    类似的还有,“要是我财务自由就好了!”,“要是我会编程就好了!”,“要是我当时买了房就好了!”

    就好像这些东西是一个人自动或天生就有的一样。不,它们是靠行动挣来的。它们不是行动的条件,而是结果。

    承认吧,上面那些说法都只是借口——不行动的借口而已。

    笑来老师说,坚持和努力是不应该存在的概念。如果你想持续做一件事,根本不需要“毅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它赋予意义甚至是多重意义。

    在我看来,很多人在开头就没有弄清楚一些基本概念。

    爱,首先是一个动词,而非名词。同理,学习,是一个名词,更该是一个动词。

    很多人只看到了它们名词的属性,简单地认为,一旦拥有,就功德圆满、高枕无忧。

    哪有这么简单,一劳永逸的事,要么少得可怜,要么是骗人的噱头。总之,属于想偷懒的人的一厢情愿。

    学习,有成功失败,也有里程碑,但不是终点;有起起伏伏,也有举步维艰,但是总归在不断接近。

    学习,要有站点思维,而不是终点思维;动态思维,而非静止思维。

    好强的少年只知道别人能学好,自己也一样能学好,甚至更好。

    别人偶尔学英语,把它当一门课来学。他就花更多时间,化整为零,将它变成自己吃喝拉撒生活的一部分。

    他知道,找捷径的人往往困在找捷径的路上,忘了自己真正的目标。

    也许,你只是太功利了

    你想成为艾萨克·阿西莫夫一样的科幻大神或者史蒂芬·金一样的惊悚大师,却压根儿不看书?

    史蒂芬·金说,“我难以相信有些人书读得很少,甚至根本不读书却认为自己能写,并且还指望别人喜欢自己写的东西。”

    世上诱惑太多,人又爱攀比,容易心浮气躁,浅尝辄止。

    他人有的我也想要,别人认为好的就一定好。

    但是,你真的想学英语吗,真的,你确定?

    或者,你只想要结果那份甜,却不想经历过程的那点苦?

    有人凡事爱讲实用。无“利”可图的事绝对不干,只愿占便宜,不愿吃哪怕一点亏。

    生活不能事事计较、精打细算。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吴军老师说,人太精明了,就不聪明了。

    英语,要在用中学。这“用”不是“实用”,而是“做”的意思。换做英语来表达,就是you can learn only by doing(你只能在做中学) 。

    有人偏偏要带一颗强烈的功利心学习。学习因此就变得枯燥无趣,面目可憎。

    读书,或治学,真不宜走极端、太功利。正如你逛书店、游山水,偶尔漫无目的地闲逛,比起目标明确直奔主题,往往更富趣味,也更易得意外的惊喜。

    那些慢慢学、细细磨的东西,也更能长久地溶入生命里,改变一个人的言谈气质,甚至格局命运。

    故事里的少年,除了考试,其实没有任何其他使用英语的需求和场景。至于学好英语以后就能如何如何,则更遥不可及。甚至,对于当时他,根本就无法想象。

    因为一个简单的念头:我要做得和别人一样好,甚至更好,他一心扑到学习上。慢慢地,他发现了自己竟乐在其中。

    不确定性和不知道有没有用,倒增添了人生的几分魅力,叫人为之着迷。

    学英语,好比追女孩,没有一个直观的进度条摆在那儿。所有的甜蜜与忧愁皆源于此。

    卡洛•罗韦利说,“一个没有‘浪费’过时间的人终将一事无成”。一旦认定了,就不要计较,反正生命就是用来“浪费”在这些美好的事情上的。

    最后,归纳一下:

    方法,无需一上来就强求,你会慢慢地找到自己的方法;反倒是,至始至终都要明白学习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少点功利心,放轻松,让美好慢慢发生。

    至于那个少年,初三他进了实验班,第一次年级统考,英语142分(150的满分)全校第一。此后一直到中考,他的英语最差时也没低过140分。

    再后来,人生还是起起伏伏、时好时坏。还好,他心中总留有一份美好的记忆。哪怕生活再艰辛,至少他多了一个视角和一些不同的心情来看这纷繁世事。

    喜欢一首歌,名字叫Grew Up At Midnight(《在午夜长大》)。的确,我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成长是孤独的,学习就是慢慢生长。

    对了,下次对那些只知道问英语学习方法的人,苦口婆心的唠叨往往徒劳,我会笑一笑,说:“要不,咱就别学了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8-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de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