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过了这么久,还是很爱回家。
回忆像阵风,每走过一个熟悉的地方,都像电影般一幕幕地在眼前上映。
回家的最后一辆班车上,路过一个站,恰好一个车上的老奶奶在到站前说了句某某站下车。
声音和当年的那句某某站下车像极了。
初中,我和家门口的一个小伙伴每天上学放学都一起搭车。某天一个售票员问一个老奶奶到哪里,老奶奶的回答以及当时的表情和动作逗笑了我和那个小伙伴。
而前几天,我听到那个声音正是想到了回忆里的这一幕。
回到家,我赶紧在微信上敲了一段文字把这个巧合的事情发给了那个小伙伴。她正在准备考研,不知道微信会不会看到。
晚上11点多她用地道的家乡话回复了两句话,大意就是很感动,也很开心,说自己每天坐着看书都长胖了很多。
我回了两句就说不打扰她了,让她好好加油。
其实,我还是挺开心的。
因为,自从初三毕业,我们进了不同的高中之后,就再也没了交集。
而高中之前的时光里,与她有关的回忆实在太多太多了。
后来加了微信,也没有聊过天。
朋友圈大概是我们了解彼此生活唯一的桥梁了。
时常点赞,偶尔评论。
仅此而已。
其实这样越走越远的朋友真的有太多了,但是,如果遇上了当年青春里只属于我们回忆的事物或人,我都会立马分享给她们。
想起了两周前,也是一个初中很好的同学,后来再也没联系过。她在扣扣上说加一下我的微信。我开玩笑似的说是不是做微商了,她的回复还真的有让我感动到。
和她的聊天记录“虽然我们不常联系,但你的微信还是要加上,至少这样我们就不会看不到对方的生活状态,因为把你放在一个几乎不用的社交软件里其实就和删除好友没什么区别了。”
我想,她要表达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吧。
-2-
现在每次回家都必定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早上起个大早和老妈一起去镇上的菜市场,因为那里有超级好吃的肉丝面。
家乡的味道我的美食列表里说它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肉丝面,都不为过。
后来在外面吃到的面条都不及它的味道。
放假那几天,必然还是要早起去街上吃一碗面条的。
从我家到镇上的菜市场大约2、3公里路。
一般都是走到马路上等公交,幸运的话可以碰到家门口的人开车去街上的就捎上我们一起。那天刚好碰到老李开着他的三轮车送人到我们家那边,我们就可以在他返回的时候搭上他的车,这样就少走了很多路。
老李,估计现在也有60多岁了吧。他开的三轮车也快有十几年了。
我们村上的这群孩子从小学起就总是搭他的车上学放学。一搭就是好几年。
老李的三轮车,大约可乘坐四人。一辆小小的红色三轮车,不知不觉已经行驶了这么多年。
从小学到初中,每天早上固定的时间,老李都会把车开到家门口,等我们这几个小孩都坐满他的三轮车就载着我们去学校,车费是一块钱一个人。
尤其下雨天的早上,搭车的人就更多。老李的车一开进家门口,就立马被挤满了。稍微动作慢点就挤不进去。
小小的一辆车,下雨天竟然也可以挤进去七八个小孩。然后在车上的就开心的聊起天,因为不用担心迟到的问题。
而实在挤不下,又动作慢的孩子,只好走去马路上等公交车或者运气好的话,可以搭到其他的三轮车。
当然老李每次都会想方设法尽量把每个小孩都塞进他的车里,或许你认为他只是为了多挣那一块钱。可我总觉得老李是为了不让每一个孩子落单,从而担上迟到的风险。
当然了,老李的开车技术一直很稳。那么多年都没有出过一次意外。
就这样,老李和他的三轮车伴随着我们到了初中。初中我们陆续都买了自行车,很少会搭老李的车了。
再后来,去了县里读高中,去外省读大学,我们一直在往外跑,老李和他的三轮车,一直都停留在那里,承载着我们太多太多童年的记忆。
直到现在,老李的头发已经花白,那辆一直陪伴他的三轮车也破旧了许多。
而我们这群当年的小孩,也早已经长大成人,读书,工作,成家.......
儿时的伙伴,初中的同学,早已年迈的老李,那些被封存进记忆里的人,偶尔想起他们,心头还真的会一热。
不知道他们现在都过的如何,我希望,是很好,比我想象中的要更好。
尽管早就淡了联系,却还是希望有机会再见一面时,她们都还如当初那般模样,对生活尽显热情,对未来满怀憧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