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众说纷纭论尧舜(3)

众说纷纭论尧舜(3)

作者: 乐德乐 | 来源:发表于2024-06-18 00:06 被阅读0次

万章问:“象整天一门心思要把舜杀了,当舜成为天子以后,却只是流放了他,这是为什么呀?”

联系上文,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舜之前对弟弟表现得很大度,可是成为天子以后,怎么又把象放逐了,是不是出尔反尔呢?但是从下文看,应该不是这个意思。

孟子说:“其实是把象封为了有庳的诸侯,有的人把他说成是流放。”

万章说:“舜成为天子以后,将共工流放到幽州,将驩兜放逐到崇山,三苗的君主被他杀死在三危,又杀鲧于羽山,这四个人罪有应得,天下从此咸服,因为舜惩罚了不仁之人。象比他们还要不仁,舜却封为有庳的诸侯,有庳的臣民有什么罪?仁君难道能这样行事吗?外人有罪就惩罚,弟弟有罪,却可以得封!”

孟子回答说:“仁人对于自己的弟弟的不是,不会将怒气一直藏在心里,也不记仇,只有亲近和爱护。亲近他,所以希望他尊贵;爱护他,所以希望他富有。舜将象封为诸侯,就是要让象富贵。自己身为天子,弟弟却是一介匹夫,这怎么可以说亲近爱护呢?”

孟子的话看似比较牵强,但如果仔细分析,还是不无道理。因为史料中从没有提及瞽叟和象为害百姓的记载,所以舜与父母和弟弟之间最多也只能算是私仇,所以在舜看来就可以不予计较。

万章接着问:“那为什么有人又把这件事说成是流放呢?”

孟子解释说:“象虽然被封为诸侯,但却没有行政权,舜派了其他官吏来治理有庳国,负责收取有庳国的贡赋和税收,上交朝廷,所以有人就把这种安排说成是流放了。在这种情况下,象是不可能侵害到治下百姓的。即使这种安排看似流放,但舜希望兄弟能够经常相见,而象也经常去朝中拜见舜。按照规定,诸侯国君每年有一次入朝上贡的机会,所以古书上说,象不需等到上贡的时候才能入朝,因为舜经常借着政事接见他。

舜的这种做法,在后世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废除分封制,推行全新的郡县制,到了西汉又恢复分封制,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刘邦先后封了七个异姓王,在吕后的协助下异姓王先后被剪除,但仍分封同姓王,开始的时候,诸侯国的官员除了宰相以外,都是由诸侯王自己任免的,后来其主要的官员相、太傅、内史等都是有中央任免的,目的就是限制诸侯王的势力,但这些官员的立场如何,现实情况要复杂的多。

【《孟子》简读之万章篇001】

相关文章

  • 孟子说人人可为尧舜,您同意这句话吗?听听王阳明怎么解释

    ​ 孟子说:人人可为尧舜。但是真的人人可为尧舜吗? 儒家哲学史,在孟子提出了性善论之后,大家会提出一个问题,你讲人...

  • 孔子不称汤武论

    陶扬鸿 孔子叹美尧舜,不称汤武,诸儒未之注也。至苏轼作《武王论》而始发之,孔子之于先王,尧舜曰巍巍,禹曰无间,文王...

  • 从弥陀经之十有,论建设人间净土之构想

    悬论之一 时下中华大地,道德之风日起,人皆争做尧舜。尧舜者谁,内成于圣而自利,外称于王以利人也。 佛陀,诚为贤中之...

  • 《潜夫论》卷29释难诗解1尧舜道德相因大光物有然否以真非文

    《潜夫论》卷29释难诗解1尧舜道德相因大光物有然否以真非文 题文诗: 庚子问曰:尧舜道德,不可两美,实若韩子, 矛...

  • 论语中级读本(泰伯第八)(1)

    正义曰:此篇论礼让仁孝之德,贤人君子之风,劝学立身,守道为政,叹美正乐,鄙薄小人,遂称尧舜及禹文王武王。以前篇论孔...

  • 尧舜

    野马脱疆龙闹海, 苍鹰凌空鹏卷天。 狼狈为奸虎当道, 蝗虫满地五毒全。 灾祸横行随雄汉, 钢杈铁把扫凶顽。 四海翻...

  • 宇宙的中心

    关于宇宙的中心在哪里,有很多说法,有地球中心论,有太阳中心论,还有黑洞中心说,众说纷纭,证据也丰富,我也说说这个中...

  • 王阳明:不敷衍自己,不敷衍生活

    所谓之圣,只论精一,不论多寡。 《传习录》中,有一段对话,非常耐人寻味。 弟子问阳明先生:“尧舜、孔子、伊尹、伯夷...

  • 人人皆可以尧舜

    “人皆可以为尧舜”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下》。这是植根于“性善论”而鼓励人人向善,个个都可以有所作为。 ...

  • 高阳作品之《石破天惊》

    已知有两个版本:尧舜(1981年10月)和远景(1987年4月)。 尧舜版编为【尧舜丛刊27】;远景版编为【高阳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众说纷纭论尧舜(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fw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