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的父母大部分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个别学生的家长是文盲。
一日,在办公室看到一位班主任武老师和她的学生吵起来了。那学生,还挺厉害,一点都不怕他的班主任。在教室里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把武老师尴尬得下不了台,最后在其他老师劝说下,双方到了办公室才“停战”。后来跟武老师聊起来,才知道,是因为那个学生在课堂上不听话,教训了他几句,叫他上课端正态度,不要在学校混日子,也许学生听到在说他”混日子“他就激动了,当时脑袋一热,就用我们的方言“问候”武老师的亲人们了。武老师感到委屈:教了二十年书第一次被学生这样对待。那学生也没有认识到他的错误,据了解,那孩子在教室里每节课都没有听讲,不论谁讲课都引不起他的兴趣,他上课就是磨时间。心情好了,自己在座位上干自己感兴趣的事,看看课外书、睡觉;要是有老师是他讨厌的,他就要与前后左右的同学交流思想了,不然就是出洋相扰乱你的课堂。
后来,班主任武老师专门就这个孩子的表现与其母亲交谈。没有想到她来一句:“我们在家里把他管不住”。各位,遇到这样的家长和学生,该咋办?一个家庭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就放手不管了。在家里不给他树立良好的榜样、不去对孩子的言行举止进行言传身教,行吗?什么都靠学校老师的说服教育能够起作用吗?估计学校教育起的作用不会很大。父母没有认识到良好的品德修养给孩子成长带来的积极影响,没有反思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为什么跟别人家的孩子有那么大的差距。同一个教室,同样的教师教,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也不是天生的,可有的家长就是不能反思。现在的教育环境下,教师不能也不敢惩罚学生,甚至言语重了都不敢。要想孩子优秀、学习好、人品好,还是要家长多关心、教育孩子,家长即使不懂学生教科书上的知识,都不重要,教书本知识是老师的事,但可打通孩子的心结,让孩子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有目标,还是要靠家长多与孩子沟通、交谈。孩子到了学校,家长和教师沟通,特别是这些初中生,十来岁的人,懵懵懂懂的,说懂事实际上什么都不懂,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需要家长和教师互相配合共同教育才好。
做好了孩子的思想工作,还有学不出来的孩子吗?一个人的素质与家庭教育,与父母的教养有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