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读书所想

作者: 龙渊的宝藏 | 来源:发表于2018-10-28 14:20 被阅读20次

    本周读的是莫言的《红高粱家族》。这本小说以跳跃阅读为主,自我体验很差。下面主要谈一下快速阅读体会。

    1

    现在某些爆文的标题很劲爆,常常看得人一愣一愣的,比如说:一年看了300多本书,我是怎么做到的?一天读10本书,我学到了什么?……这是我上周在一个早起读书群里面看到的各种分享文章,起因大概都是源自彭小六,将阅读划分为五个时代:一是蛮荒时代,漫无目的,喜欢就读,不喜欢就不读,培养阅读兴趣,这叫漫读书。二是农业时代,每天阅读做记录,一周读一本书。三是工业时代,快速阅读,介入快速阅读方法(5分钟扫描豆瓣书评+5分钟搜寻关键点+15分钟对关键点精读+5分钟超级记忆,思维导图书面回顾),实现一天一本书蜕变。四是信息时代主题阅读(技能,专业,知识),借助快速阅读,RIA(阅读片段+经历回顾+改善方法)方式,架构自己的知识技能体系,实现由读到用的价值化输出。五是互联网时代,按需阅读建立知识体系,不拘泥于固定方式方法,主食,美食,蔬菜,甜点一起来,让书为我所用,输出分享。

    这种方法好吗?这么做有用吗?通过读莫言的小说,个人认为文史类、经典类需要一字一句慢读,畅销书、工具类以及以扩大阅读量为主的专业性书籍,或者纯粹消遣娱乐的书,则可以快速阅读。

    比如红楼梦,你快速阅读一遍,可能还缕不清朋友亲戚关系,按照教科书的说法就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过程。脑海中能留下什么内容,可能就是书中人很多,诗句很多(呵呵)。

    再者,依靠这种快速阅读,一天10本书,一年下来3600本书,是不是就是满腹经纶、学贯东西,可以当大家专家了???窃以为蛤蟆吃天。你只是了解一下内容大概,有广度没有深度。

    2

    读了很多书,看了很多道理,但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一地鸡毛。六神磊磊讲,我们学到的是道理,而不是知识。好比杨过在全真教学艺,学的都是养身道理,而不是武艺。道理容易学,易于转述装13,知识需要积累需要储备,就像1+1为什么等于2,不容易学。

    转型期的社会人心浮躁,人人急于求成,各种成功学著作、一夜暴富的商人、媒体宣传的“网红”,貌似成功很简单,只要你按照我说的一二三四五,一步步做,你一定会成功,即使失败了,你也收获了经验教训,你每天都在努力。人生如同行路,每一阶段都面临选择,如果目标方向错了,我们怎么抵达幸福终点?

    3

    (以下文字源自网络,查找出处未果。)

    记得蒋介石的心腹手下徐复观弃武从文。初次拜见熊十力时,请教熊氏应该读什么书。熊十力教他读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徐复观颇为自得地说,那书早年已经读过了。熊十力以不高兴的神情说:“你并没有读懂,应该再读。”过了些时候,徐复观再去看熊十力,说《读通鉴论》已经读完了。熊十力问:“有点什么心得?”于是徐便接二连三地说出许多他不同意的地方。

    熊十力未听完便怒声斥骂道:“你这个东西,怎么会读得进书!任何书的内容,都是有好的地方,也有坏的地方。你为什么不先看出好的地方,却专门去挑坏的;这样读书就是读了百部千部,你会受到书的什么益处?读书是要先看出他的好处,再批评他的坏处,这才像吃东西一样,经过消化而摄取了营养。比如《读通鉴论》,某一段该是多么有意义;又如某一段,理解是如何深刻;你记得吗?你懂得吗?你这样读书,真太没有出息!”

    这一番痛骂,无异于当头棒喝,骂得徐复观这个陆军少将目瞪口呆。但也无异于醍醐灌顶,原来这位先生骂人骂得这样凶!原来他读书读得这样熟!原来读书是要先读出每部书的意义!正如徐复观后来回忆时所说,这对他是“起死回生的一骂”。恐怕对于一切聪明自负,但并没有走进学问之门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都是起死回生的一骂!

    这次见面对徐复观后半生的影响甚巨,从此他决心步入学术之门。他曾自言:“我决心扣学问之门的勇气,是启发自熊十力先生。对中国文化,从20年的厌弃心理中转变过来,因而多有一点认识,也是得熊先生的启示。”经过熊十力不断的锤炼,徐复观才从个人的浮浅中挣扎上来,慢慢感到精神上总要追求一个什么。徐复观开始在精神上追随着比他大20岁的熊十力,这对师生都将其满腔真情倾注于中华文化的存亡绝续之上了。

    如此读书方法,推荐各位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由读书所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swpt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