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夜渔识读,关注免费领取10本经典著作
微信公众号:夜渔识读文/夜渔
《自卑与超越》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他是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这本书主要也是围绕着个体心理学在讲述。
提到心理学,它首先涉及到的是人,当然,其他动物也有心理,但我们通常了解的心理学主要研究的还是人。
这本书的第二章讲述的是心灵与肉体,也就是说,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分为两部分的,一部分是心灵,一部分是肉体。
这一章对于心灵和肉体并没有进行细分,只是通过各种场景和事例在讲述心灵是如何左右肉体的。
不过在读这一章的时候,我把心灵进行了细分,在我看来,心灵也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理性,一部分是人性。
理性,代表着客观。
人性,即是七情六欲,善恶都有。
所谓的感性,也是人性的一部分。
微信公众号:夜渔识读最近网上有则新闻热度很高,女研究生为救父亲向男友预支8万彩礼,后来被男友拉黑,女研究生为了筹款把这件事公之于众。
网上的声音主要分为三派,一派是认为女研究生处事不当,二派是认为男友太渣,三派是站在理性的角度进行客观分析。
大概了解了这件事之后,再看看网上的各种声音,我想到了一个成语:身临其境。
什么意思呢?
当我们处于吃瓜群众的位置上去评价当事人,我们往往会把处事想象的过于完美。
倘若我们就是当事人,那我们的处事方式可能还不如这位女研究生和男友。
如果只是想象,我们都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去评判,这很容易。
可是真到需要去做的时候,我们就知道我们的痛苦和纠结,人性就会把理性打压的毫无反击之力。
对于大众来说,最完美的解决方式可能是这样的。
女研究生以借钱的方式向男友求助,并承诺打借条,至于能借多少,不过分强求,只希望男友能够拼尽全力帮帮她。
男友是一个男人,一个真正的男人需要有担当,这份担当对于遭遇困境的女人而言就是一座山,他要做的不应该是逃避或者躲避,而是尽自己所能给予帮助,这与男友的父母无关,他可以根据自身现有的实力给予女友帮助,有钱给钱,没钱给予陪伴。
微信公众号:夜渔识读站在理性的角度,客观来看待,对于双方,这样的处事显得更加合理。
可是在父亲急需救命的时候,作为子女的我们,有多少人会是理性的?又何况她只是一个25岁的女学生。
虽然女研究生把这件事晒到网上,我是不太认同的,因为我们都清楚,这件事一定会吸引来很多人的关注,然后就会对男友造成一定的困扰和伤害。
可是反过来想想,我又理解她,如果不这样做,那几十万的救命钱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凑得齐呢。
而对于男友,面对这样一个无底洞,如果不是家里特别有钱,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谁敢轻易的跳进去?那真的有点万丈深渊的意思。
所以说,无论是女研究生还是男友,他们的做法,其实也是大部分人身临其境都会这样去做的,因为身处其中我们才会体会到,人性对于理性的碾压。
对于这件事,我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段话:
这个事谁都没错,错在都没钱。
女方没办法,男方有顾虑,换位思考,人之常情。
努力赚钱吧,物质永远都是一切的前提。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