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暑期练拳第35天

暑期练拳第35天

作者: 精简执着210715 | 来源:发表于2023-08-13 22:14 被阅读0次

2023.8.14  周一 晴

今天练完一套拳,拳友聚在一起谈论练拳最关键到底是什么。每个人练拳开始时间不同,对拳的理解及练习重点也不同,开始时一般关注拳架子的各招式动作外形,动作要领,其实这一点最重要,每当做动作时心里默念动作要领,会进步很快!动作把握好,这是基础,犹如地基一样,老师也反复强调每个招式单拿出来反复练,做好单式训练

1、可以提高演练水平

套路演练水平,是武术训练水平的综合体现,其水平高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从外在的手、眼、身、法、步,到内在的神、意、气、功、劲.无不浸透其中。在套路演练中,要求一招一式动作准确,招法严谨,节奏鲜明,富有神韵。要提高演练水平,就必须将套路拆开,将其中的每个动作进行细化、分解,一招一式.千万次反复锤炼,严格规范,否则.难有大成。

2、增强功力

单式训练,是强化身体某一部位技击力度和能力的有效方法,逐渐达到或柔或刚、或攻或防、或进或退、招法纯熟、运用自如!

太极拳单式训练的方法,从性质上来分,可分为柔练法与刚练法。在太极拳技法中,要求柔中寓刚.刚柔相济,劲力忽隐忽现,因此,单式练习也就有针对性地分为刚、柔两种不同的练法。

从单式训练的招法特点上来分,可分为掤、捋、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每种招法.都有多种训练方法,仅以靠法为例:靠法复杂多变.身体上中下三盘,皆可使用。比较常见的有腿靠、膝靠、胯靠、胸靠、背靠、肩靠、头靠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再进行细化训练,比如膝靠中,又可以分为前靠、侧靠,里靠、外靠等多种。

3、强化搏击意识

套路演练,是太极拳训练的重要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内容。缺乏全方位训练,只进行套路演练,容易导致演练者侧重形体运动,忽略搏击内涵。从而淡化搏击意识,陷入程序化、体操化误区。在太极拳训练中,套路演练与单式训练,相辅相成.相互之间不可替代。单式训练,突出肢体特定部位技击功能,攻击目标明确,招法鲜明,意识清晰,是提高训练者技击意识的重要手段。

4、节约时间和空间

部分爱好者因为时间有限空间有限阻碍了太极拳的学习步伐,其实单式练习是这批人群最佳的练习方式,不仅可以练的扎实,功力还比单位时间内不单练的增加的快,学一个动作就练一个,吃透一个再学下一个,古时候师父教徒弟就是这样!

“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今天练拳体会到练太极拳的又一个关键点——练气,促进气血运行,吸气时要感到身体内部气血流向心脏及命门穴,呼气则感到气血走向四肢。

随着动作逐渐熟练,开始深入的内里各个要点。练拳不同阶段,不同时期都各有练习的关键点。

1、通过外部动作导引内部气血运行

2、通过阴阳虚实变化调动气血运行

练气太极拳在锻炼身体方面就是力求达到阴阳平衡,其手段即通过不断的虚实变化使气血周转全身,意催气动,气催肢动,目随手动,手随目动,足步稳健,左旋右转,矫捷如龙。细言之,一足应分虚实,一指亦应分虚实,甚至每个细胞都应分虚实,这就是“一处有一处虚实”。同时又以丹田为主,一变百变,故又谓“处处总比一虚实”。练到此境界,就会“行气如九曲珠,无处不到”,气在体内运行亦如太极图。

3、通过呼吸促进气血运行

4、通过意念指挥内气运行

练出内气、内劲的表现:

1、双手十指发麻、发胀、发红

在大脑意识的支配下,由于长时间的有规律运动,长时间的放松及经络、神经有规律传导,会在人体肌肤中形成一个循环的传导路线。当这个路线遍及全身的时候,就是打通了全身的“气路”。此时人体在普通运动中肌肉所产生的硬劲、僵劲就会被消化。这种经络与神经在全身的传导,会明显地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会使传导路线中的毛细血管打开。特别是在“气“达四梢的时候,人体末端的毛细血管开放,十指乃至手掌就会发麻、发胀、发红。

2、小腹沉实,由于太极拳要求全身放松,气沉丹田,所以,胸膈下降,引起内脏下沉,使小腹沉实。

3、呼吸缓慢并加深加长,由于长时间气沉丹田,胸膈下降,使肺活量增加,致使呼吸加深加长,特别是在定式时,呼气缓慢且深长。

4、产生腹鸣,由于呼吸配合动作的开合而鼓荡,使腹腔运动加大,进而促进肠的蠕动,产生腹鸣。

5、口生津液、下腹排气,由于舌顶上腭,缓慢调息及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会使口生津液,下腹排气。

6、腰眼发热,由于腰脊旋转,命门穴受到刺激,使两肾血液循环加快,进而两腰眼发热,即拳论中提到的:“两肾如滚汤”。

7、流动感,由于长时间的意念导引,会使身体有一种沉实的感觉。由于动作节节贯穿的运行,使意念所到之处,在胸腹以及四肢有随动作而发胀并节节传递的流动感觉。

8、贯通感,太极拳以丹田为中心,以任督为主导,以缠丝劲为统领,连接四肢百骸。气息出入丹田,内劲上下贯通,浑然一体。体内犹如铺设内气管道,自由往来,穿梭往复。

9、沉稳感,太极拳练习时,立身中正,八面支撑。头顶百汇和裆底会阴上下对应,不偏不倚。

10、轻灵感, “一举动周身须轻灵”,“迈步如猫行”,“如履薄冰、如临深渊”都是讲太极拳练到高级境界后,沉而不僵,轻而不浮,圆滑如珠,应物自然。极柔软又极沉重,如绵里裹铁,外似处女,内似金刚。

自己需要改进的还有很多很多,差的很远,学无止境,明天继续练习!

相关文章

  • 第12章:练拳

    陌尘抄书,极为认真。字帖是范先生亲自手书,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子浩然磅礴气,还有一股子捉摸不定的缥缈仙气儿。抄书能抄个...

  • 太极十二思想

    一:太极需从无极始 二:练拳似练桩功 三:练拳似画太极图 四:练拳似休息 五:练拳似练丹田功 六:练拳似自我按摩 ...

  • 《练拳》

    阳午小休需练腿,歌诀口吐手脚勤;练习冷不风流暖,脚踏寒冰震太阴。绣痛一时花腿步,引得酸痛汗沾身;自来功法无神话,修...

  • 练拳

    练拳始于二0一四年秋季。在水杉园随同事开练,想来时间也四年了。 开始还能三天钓鱼二天晒网,随后便以晒网为主。...

  • 练拳

    成拳步伐,全部都可以融入到架子里。甚至说瑜伽,拳击等动作都是可以的。架子中最后绷紧的时候要有出拳的感觉。价值变换的...

  • 练拳日记(1)之今日练拳

    一直很喜欢运动多重发展的人。如我关注的健身博主,大多数是通过短视频加上自己生活日常运动结合起来的,他们经常是多种运...

  • 功夫

    练功与练拳, 两者要兼修。 功夫把根扎, 拳法枝叶展。 练拳不练功, 老来一场空。 练功不练拳, 犹如无舵船。 功...

  • 练拳笔记

    翻看去年的文字才发现,自己站桩已经坚持了一年。这一年站桩一日不辍,可以正式声明:我是一个太极拳练习者! 这一年的练...

  • 练拳偶遇

    常练太极拳,按常规,太极拳是静中有动,动中需静的一项运动,练习时要求静心、放松、专注,连绵不断。可是毕竟是凡夫俗子...

  • 练拳日记

    今天是第三次练拳,也是我感到自从接触太极拳以来最大的一次挑战,在经过四十多分钟开胯、放松训练之后,加强了单边和双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暑期练拳第35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lq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