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需要改变的

作者: 心学和性格 | 来源:发表于2018-12-15 17:03 被阅读142次

关键词:佛教 佛学 释迦牟尼 释迦摩尼

《中阿含经》封面
“佛”是指释迦牟尼,也是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1],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他宣传自己具有各种超能力,自称神[2],是“无上”和“不共外道”(即最高和唯一)的[3],对自己的学问十分自信,对于不信者和几个常见的一神论教有类似的对排外待态度[4],也有意识直接改变结果的唯心主义说法[5],但是他的观点有不少初级错误就证明了他不是神,不应该这样神化自己的教法。[6][7]

佛教并不是外人看到的抛弃利益,跟常见的一神论教一样有天堂(包括地狱)[8],有“极乐世界”的长生享乐,有奇珍异宝的富丽装潢。[9]

佛家在现代也有遵照释迦摩尼的原始说法做的,佛经很提倡出家8,主流文化一直认为出家的是地位最高的,如我知道最红的净空法师,而净空法师也有类似于释迦牟尼同样的问题,[10]出家的星云法师也是在跟释迦牟尼一样过度放下。[11]

如果学佛学的人不转到信良知学(王阳明心学)[12],还是坚持学佛学(原因是因为什么?),就需要要么把释迦牟尼还原成原来真实的形象,论述他的错误,抛弃他错误的部分来建立佛学,或者新建一个不同名字的学派,如禅宗。

证据证明学(科学)界并不会以某个奠基人——如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做为无错的、神化的崇拜对象。


泰国曼谷佛寺
《中阿含经》内页一

扩展阅读像:

学了二十年的王阳明对佛学、道学的批判》认知圣经,2018年。

(欢迎您在简书点关注支持我,都是干货)

来源及释义:


  1.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台湾教育部。

  2. 释迦牟尼神化自己的描述》认知圣经,2018年。

  3. 宗教对于自己的神是全能或全知或唯一或最高或最终的描述》认知圣经,2018年。

  4. 常见一神论如何对待不信者(佛教篇)》认知圣经,2018年。

  5. 佛教里的精神直接改变结果》认知圣经,2018年。

  6. 释迦牟尼的观点问题》认知圣经,2018年。(———最推荐看———)

  7. 释迦牟尼不是如他说的是神的一个旁证》认知圣经,2018年。

  8. 各大宗教的天堂概念》认知圣经,2018年。

  9. 佛教也有利益》认知圣经,2018年。

  10. 净空法师如何看待陈晓旭的治疗失败》认知圣经,2018年。

  11. 星云大师的书名逻辑问题》认知圣经,2018年。

  12. 王阳明心学改良了最“无”论的佛教》认知圣经,2018年。

相关文章

  • 佛教需要改变的

    (阅读详情请留意文章末尾我的来源) 《佛学必须改变的》 佛是指释迦牟尼,也是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1],释迦牟尼是...

  • 佛教需要改变的

    关键词:佛教 佛学 释迦牟尼 释迦摩尼 佛教并不是外人看到的抛弃利益,跟常见的一神论教一样有天堂(包括地狱)[8]...

  • 你需要佛教吗?

    什么是佛教? 简单说就是佛陀的教导。佛陀透彻地觉悟了人生、世间真相后,教导我们如何去发现人生的真相,最后智慧地达到...

  • 道、儒与佛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从形式上来看,道家、儒家与佛教修行的最大区别是:出家 佛教修行是需要出家的,虽然,也有在家修行的居士,但是,佛教修...

  • 思考 | 人生何处不修行

    修行佛教的佛教徒需要亲身去“证悟”佛经中的种种道理。 健身的人需要亲自去做每个动作,经由你的身体“告诉”你内在的种...

  • 广结善缘

    「佛教徒」仅仅只是个名称,贴上这个标签,其实无法改变你。能不能成为真正的佛教徒,在于你愿不愿意真正改变,成为一个善...

  • 浅谈改变

    提到改变,我们很快都能想到周围的谁谁需要改变。老公需要改变,孩子需要改变,国家需要改变,网络需要改变。更想让自己...

  • 佛教里的意念直接改变结果

    关键词:佛教 佛学 释迦牟尼 唯心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1][2]“认为精神(意识、观念)是世界...

  • 关于禅宗的打坐,不明白这些,很容易走弯路

    打坐,不是佛教特有的,也不是佛教创造的,但凡需要止或定的时候就需要打坐。但是不同的教派或门派,打坐的方法和理念都不...

  • 执念,心声

    今天看了林清玄作家的一篇文章,论述了佛教放生的变味以及积极的改变。 佛教通过放生以积功德的做法,延续已久,人们生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需要改变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pa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