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菩提一

作者: 喜牧郎 | 来源:发表于2020-05-06 22:24 被阅读0次

100/61

今天我们要读16本书,《心若菩提》这本书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父母特别重要,就像我们之前读的索罗斯传中,索罗斯的父亲教会他机智果敢,索罗斯的母亲造就他善良慈爱。让他在后续的工作和生活当中成就了一番伟业!

曹德旺也不例外。

从小母亲就教育他:“天下没有人会同情你的贫穷,也没有人为你解决;要摆脱贫穷,只有靠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

“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志气。”

“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

所以,曹德旺自小就十分勤奋,跟着父亲做生意。

父亲跟他说:“男人有没有本事,并不是看读了多少书,关键是看做了什么事,怎么做事。”

有一天晚上,父亲一边剥着花生一边问,德旺,你将来想做什么?

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很多人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父亲跟他说:“有多少心,就做多少事,用心、真心、爱心、决心、恒心、耐心……”

曹德旺问:“我有那么多心吗?”

“当然有!”父亲呡了一口酒,跟他说:“当你悟到爸爸讲的道理时,爸爸或许已经不在人世了。”

往后的人生当中,曹德旺都遵循着父母的教诲做人做事,所以他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功。

他9岁的时候开始上学,14岁的时候辍学回家,和父亲一起贩卖烟丝,因为那时候私人买卖属于投机倒把。古语云,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父亲被当地的工商局抓了现行,烟丝被收缴,自行车也被抢了去。和父亲一起做生意的这几年,磨练了他很多,父亲烟摊的被收缴,更激发了曹德旺外出闯天下的决心,在他看来父亲虽然聪明也会做生意,但做的都是小本生意。所做的事,政府不认可不支持根本没有前途可言,他还年轻不能重走父亲的老路。要做就做政府允许做的事。

一个人的机遇往往与贵人有关。有人介绍,曹德旺去莆田的大阳农场做果苗技术员,一个月40多元的收入。因为那时候生意不能做,日子还得过下去,所以他欣然前往。那年夏天他结识了琯头山兜农场的场主王以晃。并与他建立了生死之交,第2年即1973年,曹德旺奔赴,琯头山兜农场做树苗销售员。第1年赚了1万,第2年赚了3万,第3年又赚了3万多,总共存下了6万多。这6万多元为他后来建立的人脉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在本书的这一段还是让我存在了很多的疑问的,因为在1973-1976年能赚到这么多的钱,实在是匪夷所思,第2个点就是1976年,他就辞职了,他的理由是害怕赚的太多被抓。

76年的时候他就回到高山老家,筹建办工厂的事情,当时他叫来了吴异璜和林庶乎同企业办主任方仁钦办了高山异型玻璃厂。主要生产自来水水表的玻璃。

相关文章

  • 心若菩提一

    100/61 今天我们要读16本书,《心若菩提》这本书 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父母特别重要,就像我们之前...

  • 心若菩提

    【践行时间】:2018年11月26日——12月2日 【本周践行】贞洁:不过度行房事,也不因男女关系损害和他人的关系...

  • 心若菩提

    大概两三年前,曹德旺到美国投资建厂引起国内媒体的热议,我开始知道曹德旺及其一手创办的汽车玻璃龙头福耀。今年,在一篇...

  • 《心若菩提》

    我不一定是剧中的主角,但是,我演好了我的角色。这是在我回首往事时,我可以这么自豪地对自己说的一句话。 曹德旺(19...

  • 心若菩提

    好书,人人可以受益,打杂怎么了?小事怎么了?如果小事都做不了,苦吃不了,能做什么大事?普通人做好普通事,做好小事,...

  • 心若菩提

    兰州这个下雨很少的城市这几天阴雨绵绵,给初夏的天气增加了阵阵寒意。 刚睁眼,家乡的许家窑父老乡亲群里村主任发上几张...

  • 心若菩提

    最近在看一本书,名字叫做《心若菩提》,看到这个名字,大多数人可能觉得是鸡汤类的文字吧,要不是连岳的推荐,我十有...

  • 《心若菩提》

    读后感: 这本书读起来更像小说,曹总就像小说的主角一样,虽然有遇到各种艰难险阻,但是都能在想各种办法来解决问题,...

  • 《心若菩提》

    偶然间读到了中国民营企业家曹德旺先生的自传—《心若菩提》,读罢感慨甚多,通篇虽无华丽的辞藻,却让人从朴实无华的文字...

  • 心若菩提

    读完曹公的创业历程,感叹一个从福清高山镇走出来的小小孩童,竟然能建立起一个享誉世界的福耀玻璃。 四问石竹,坚定了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若菩提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otn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