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深夜,无意间看到张靓颖的一篇报道,是关于她婚姻触礁的内容,跟这几天一个“靓绝五台山”的女星的去世联想起来,很是让人唏嘘。幸福的家庭各有各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如果探寻下去,总能找到类似的原因。看起来毫不相似的两人,却有着共通点:出身寒微,父爱缺失,情路坎坷。
还记得张靓颖那场轰动的求婚吧,两人相识时,还是有妇之夫的冯柯就对张靓颖展开了猛烈的追求,然而一直到十几年后却是张靓颖站在万人中央对冯柯说:“从18岁到30岁,有一个人不断陪着我保护我。12年了,我不想一个人过了,你要娶我就上台吧!”而冯珂足足沉默了几分钟才上去,这难堪得令人窒息的几分钟,对张靓颖来说恐怕比一个世纪还长。
跟相依为命多年的妈妈决裂,跟好友翻脸,不顾所有歌迷的反对,豁出了全部勇气,跟那个人说:你愿不愿意娶我?
她终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句承诺,一场婚礼。
婚后她的生日,冯珂毫无表示,她回应说:我事业有成就够了。一句话道出了那个人在其中的诸多回避与敷衍。
以在万众面前颜面扫地为筹码,这场豪赌,她不仅仅赌上自己的真心,还赌上了自己所有的资源、事业和财产。
多么像是一个孤独的小女孩,把所有的玩具都搬出来送给别人,眼巴巴地看着他:这些都给你,你和我做朋友好吗?
父爱缺失的女孩子,没有安全感,爱得卑微,不自信。即使事业如日中天的张靓颖也不例外,她甚至认为,如果离开了冯珂,她什么都不是。生活在冯珂的羽翼下,她甘之如饴,她可能也不大需要名气、地位,只想在他的保护下快乐地唱歌,就足够了。这是她想要的爱情,她想要的呵护,是自己“父亲”那个角色的延续。冯珂是她感情世界的全部,而她对冯珂来说,更多时候只是一个工作伙伴,是他带的一个艺人。感情付出的不对等,是痛苦的根源,不爱没有错,爱更没有错,错的是在不可能的人身上去找可能。即使遇上渣男,仍不舍得放手,零星报道里她身上的淤青便是佐证。这一类女孩子会将对方不爱自己、没达到自己预期的原因都归结为自己不够好,这种“归因性偏差”,也说明无论在生活或工作上有多成功,她在感情里都是自卑的。
父爱缺失的女孩子,她们的内心常有矛盾冲突,因失去父亲而恐惧和痛苦,在面对外界时因为伤痛和空虚而产生愤怒,所以她们要么独身主义,要么不敢谈恋爱,要么只想对方从始至终只爱自己一个人。在感情中极其敏感,总会想男人是否在爱过之后都会决绝离开,于是不断考验另一半,她的潜意识认为,我都“作”成这样了,你还没离开我,证明你是真爱我。而在现实中只能让男友厌烦而导致分手,但这终于满足了她的“无意识期待”,看吧,他果然不爱我,他果然还是要离开。这是被父亲抛弃的一个延续,跟少年时期相似的徒劳与无力,人在相似的、熟悉的环境或情绪里才感觉安全,于是在造成的这个结果里,她才有安全感。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你走了真好,不然我总担心你要走。
父爱缺失的女孩子,终其一生的梦想,不过是想让一个男人好好爱她,但她根本不知道好男人是什么样,她要跌跌撞撞很多年,才能分辨什么是好的爱情,什么是不好的。她或许以为自己的伴侣价值:多才、多金、貌美、腿长,就能增加被喜欢的概率和程度,她不知道由这些外在的东西所建立的关系是虚假的、远距离的,而通过亲密建立的关系才是真正的、近距离的关系;她不知道外显的“优秀”本身只能吸引关系,并不能维系;她不知道如果一个女人被真爱着,可以永远做自己,而不是尽量去做得非常优秀;她不知道两个人在一起舒服、温暖、放松、安心,无关乎外在和拥有,只是在一起就是好的。因为少女时期缺少了生命中第一位异性的关怀和支持,对男性的认识缺乏参照,发展不出好的感情和性心理,她不懂得如何去获取异性的爱,甚至不懂得如何与异性相处。在原生家庭中学不到,在社会或亲友间学到也只能是一些皮毛。她知道要相亲相爱互相理解这些大道理,可不懂得在相处时细微处的差别;她不知道当男人爽约或不回来时应该怎么办,别的女孩可能会在母亲的教导下,坐下来耐心等着父亲的归来,她所做的只是凭她的本能。她没有一点技巧。她觉得自己很爱这个男人,可不知道这样的“爱”对方根本不需要。心理学上说:父亲对于女儿选择伴侣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伴侣就是父亲的翻版。她如果找了一个不常回家的男人,也是因为童年盼望离家的父亲回来这个愿望没有实现,潜意识里找个相似的男人来重走这条路,以便实现她的“未完成”。这叫“强迫性重复”,人在经历了一件痛苦或快乐的事后会在以后不自觉地制造同样的机会,或者被制造类似事件的同类人所吸引,以便体验同样的情感。这也就是我们称之为“命运”的东西。
父爱缺失的女孩子的爱情,就像在沙漠中快渴死的人寻找水源一样,也向路过的人大声呼救。但其实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命途中,谁也不能彻底拯救谁,也没有义务一直来拯救谁。也许她这一生的课题都是跟父亲和解、跟自己和解吧。
张靓颖是幸运的,又漂亮又出名,还终于嫁给了自己想嫁的男人。
同时她也是不幸的,在这段不被全部人看好的感情中,她站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大家都纷纷为她离婚而叫好,为她终于离开了渣男而欢呼,但她才是被抛弃的那一个,真正伤心难过的,只有她自己。
她有两次讲到死:第一次是希望自己能穿得漂漂亮亮地躺在棺材里。第二次她说:人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从活着到死去,人一辈子就是在成长,不犯错就不会成长。
而有的人并没有那么好运,一生在情路上颠沛流离,到死都形单影只,孤独而去。
其实谁都是孤单单而来,有很多也孤单单而去。很多人为了避免最后一刻的孤单,将自己的几十年随便与另一个人凑合;有的人却宁愿孤单而去,也不愿漫漫长路随便将就。
蓝洁瑛就是这样的人,从能获取的信息中来看。
我不太了解她更多的东西,但在她身上,至少能证明一点:美人,而出身卑微,就注定了一生的波澜。与她的美貌齐名的,是她的个性。她一生倔强,高洁,不见容于这个污浊的世界。这种性格很难说没有受出身与经历的影响。也正是这种性格决定了她的一生。
很多年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命运的小文,当时只有一些懵懂的概念,并不知道专业的术语:世间所谓神算,多数是一半技术一半察颜观色的经验吧,和久病成医的原理一样。活的年份够久或受创过多似乎也能很好的把握命运的脉络,并非那么神秘需要神算的指引。环境决定遭遇,遭遇影响三观,三观影响性格,性格又决定环境,它们互相呼应互相制约,很难说哪一部分更重。若要追本溯源,大概从出生的那一刻一切都已注定,人生就如同走隧道,不同的人走不同的隧道,投生就是在选择隧道入口,入口决定最先走的第一步,而这一步又决定了下一步,这一生会遇上什么样的人,会有怎样的经历,会形成何种性格,由这性格又会吸引什么人,留住什么人,接着又会有怎样的遭遇,以此类推,环环相扣,一切都由入口决定了。你的挣扎、闪跃腾挪,可导致偏左偏右、偏上偏下,但你永不可能走到另一条隧道去。
当时思想的局限使我执著于“投生”这一点了,但其实改变命运有好几个节点。错过了投胎和青春期,还能寄希望于有个好伴侣,真正的好伴侣,带你趟过泥潭,走出沙漠,将快溺死的你打捞出来。或者也可以生个孩子,陪孩子成长,与他一起跨过路途中的那些坑洼,也是在填补自己曾经的缺失,等于自己再成长了一遍。如果实在不够幸运,这些都没有,还能找个好的心理咨询师,陪着你,一起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