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正确的沟通方式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爱的桥梁。
只有桥梁足够巩固和坚实,父母和孩子双方才能正确传达彼此之间爱的理念。
这样的爱足够真挚,也更加纯粹。
阅读今天的文章前,简慧爱邀您思考:
● 您在孩子犯错误时,第一时间是否是批评孩子?
● 您是否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做比较?
● 您是否在育儿犯错误时,逃避过责任?
两岁多的小外甥午睡被尿急醒,可是他还很困,不想起来,同时又被生理上的不适困扰得无法入睡,他开始哭。
外婆哄劝他起来上完厕所再继续睡,小外甥太困了,无论外婆怎么劝他都不肯起来,只是烦躁地哭。
外婆爆发了:“你这孩子怎么这样啊!一点都不乖!”小外甥不听,用被子蒙住自己的头。
最后外婆强行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气愤地在他屁股上打了几下,还一边责骂他:“叫你这么不听话!”小外甥更加哭得撕心裂肺的。
外婆是不爱小外甥吗?正相反,平日里对小外甥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那在这一个当下,外婆的爱去了哪儿呢?她的爱还在,是她的爱让她变得焦虑,然后用了错误的沟通方式,屏蔽了她满心的爱。
回顾一下我们的带娃日常,在情绪关口,常常打着爱的名义,我们动不动就会采用一些错误的沟通方式,孩子感受不到一丝爱意。
扣帽子
当一件我们不喜欢、不理解的事情发生时,或者别人的行为没有达到我们的期待,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评判人,想着别人怎么不对,而不是去分析事件背后人的感受和需要、导致这件事发生的因素,我将这种行为称之为“扣帽子”。
在孩子惹恼我们的时候,我们说出口的第一句话经常都是给孩子“扣帽子”,例如文章开头的外婆,她没有充分了解小外甥当下的需求,而只是简单粗暴地评价孩子是一个不听话不乖的孩子。
仔细想想自己带娃的口头禅,有多少都是带着评判色彩的:“你这个坏孩子!”“不听话!”“怎么这么懒!”“你真是一个烦人精!”“你这个爱哭鬼!”这些语句经常是在事件发生时我们给孩子的第一反应。
这些语句背后是我们对孩子充满爱的期待,但是孩子不会从这样带着强烈批评色彩的语句中接收到爱意,这样的语句只会招来孩子的敌意。
我们对哭泣中的孩子说“你这个爱哭鬼!”,背后是期望孩子可以坚强勇敢一点,不要遇事就哭,但是孩子觉得你在批评指责他,这句话也无法让孩子停止哭泣。
假设孩子迫于你的权威暂时停止了哭泣,下一次遇到不如意时,她还是会同样选择用哭泣来表达,而且孩子还可能会对我们心怀怨恨,并且对自我产生怀疑。
进行比较
自家孩子和别人家孩子同在饭桌上,别人家孩子乖乖地自己吃饭,自家孩子不老实,四处游荡。于是我说:“你看人家XX吃饭多乖啊,你也一起吃饭好不好?”
你是否对这样的场景和对话感觉到很熟悉,我们很擅长利用身边的例子来给孩子上课,希望通过比较来激励出孩子的好行为。实际上这样的比较真的有效么?我们想想就知道,成功率极低。
我们不妨问问自己,喜欢被比较么?
假设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说:“你看你爸朋友的女儿,和你一样是XX大学出来的,人家现在月薪十万了,要不你也努把力?”你听完这样的话,是努力将自己变成月薪十万一族,还是在心里默默地觉得不舒服且愤愤地想:“她月薪十万与我何干!”
你希望通过别人家孩子吃饭的好表现来激励自家孩子,孩子的感觉就和你听见月薪十万的别人家孩子一样,只会觉得不忿,并不会产生“我也要好好吃饭的想法”。
比较也会让孩子产生焦虑,降低他们的自我评价。
孩子所有行为的背后就是希望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当这两者缺失时,不良行为就出来了,因此比较不会鼓励好行为,只会让孩子采取各种更加激烈的方式来确认他们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回避责任
一句“不得不”似乎给我们所有行为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借口,我们便借着这个看似非常合理的借口,逃避自己行为缺失造成的责任。
这种“不得不”,表面上看起来是我们为了对孩子尽责任,所以不得不做这些,实际上我们用这种表达方式淡化了自己的责任。
来看我曾经做过的这件事:我家阳台是我定义为全屋最危险的地方,我禁止孩子一个人到阳台玩耍。
某天中午我在准备午饭,通往阳台的门我没有及时关好,孩子趁我不注意就跑到阳台玩耍。我发现之后,狠狠地责骂了一顿孩子,孩子哭了。这时候队友打电话过来听见孩子哭,问发生什么,我说她跑去阳台玩,那么危险,我不得不说她。
在这个事件中,我没有尽到看护好孩子的责任,反而为了一个并未发生的危险责骂孩子,我利用“不得不”逃避自己看护孩子的责任。而孩子在这次事件中,只感受到妈妈的蛮不讲理,至于我想教会她的危险意识,丝毫没有作用。
假设我诚实一些,和孩子坦白自己的过失,再来分析到阳台玩这件事潜在的危险,孩子会更乐意倾听。
强人所难
我们对孩子提的各种要求背后,总是暗含着某种威胁,或者直接在提要求的时候,就将惩罚也附带上了。
比如,我前段时间使用了无数次的“你给我好好吃饭,要不你就别想下来玩!”这样的语气盛气凌人,居高临下,孩子会乖乖服从吗?实践证明不会,即使当下勉为其难地服从了,过后他们总有办法让我们后悔。
为人父母的,似乎天生觉得自己必须让自己的孩子循规蹈矩,这样才符合大众眼中“好孩子”的标准。
但实际上,我们没法强迫孩子按照我们的期待生活。
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父母对我们的那些殷切期盼,我们做到了多少呢?
父母不爱我们吗?
父母一辈子都在为我们操心,但他们操的心,有多少是我们心甘情愿接受的?
更多时候我们都是和父母唱反调。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为人父母对子女的要求,大部分是按照当下社会标准来提的,甚少从孩子本身的意愿出发。“我还不是为了你好”,这话听起来再熟悉不过,也会唤起我们诸多不那么美好的回忆,唯独很少会想到父母的爱。
苏菲派诗人鲁米说过:“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希望我们也能多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承担起我们自身的责任,在没有好与坏区分的那篇田野中陪着孩子健康成长。
网友评论